“在发生疫情的地区,医疗机构要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不能够以疫情防控为由对发生疫情风险的医疗机构一关了之、一封了之。”
22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称,发热门诊的功能之一就是甄别出发热患者或者有疑似症状的患者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因此,发热门诊应设尽设、应开尽开是非常重要的。
当疫情发生后,医疗机构应做到三点要求。郭燕红称, 一是要求医疗机构要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不能够以疫情防控为由对发生疫情风险的医疗机构一关了之、一封了之,特别是像医疗机构的急诊、透析室、手术室、分娩室、重症监护室,这些重要的救治科室要做到“非必要不封控”,要保障患者的救治;二是加强信息公开,对疫情防控需要临时停诊的医疗机构的某些科室,要通过本地媒体以及医院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社会公布,要让老百姓知道相关的停诊信息,应该说知道的越及时越具体越好;三是对确需有风险要封控的医疗机构以及相关科室,要强化应急处置的机制,及时开展环境消杀、风险排查等工作,以最快的速度排除感染风险,能够做到快封快解,达到解封条件后也要及时向社会公布,恢复相应的诊疗服务。
“另外,我们要求各地要进一步充实和科学调度院前急救力量,科学设置120等急救电话和便民服务渠道,确保患者诉求能够及时得到回应和解决,最大可能减少因为疫情防控对医疗机构日常医疗服务的影响,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就医的需求。”郭燕红称。
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二级巡视员胡翔在上述发布会上亦表示,目前,各地正有力推动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加大层层加码问题整治力度。其中包括重点对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未经批准阻断交通、随意采取“静默”管理、随意封控、长时间不解封、随意停诊等问题开展整治。
当前有些地方正在抓紧方舱医院的投入和建设,但一些网民也反映方舱医院的环境比较差。
对此,郭燕红回应称,可能有一些方舱医院在环境各方面不尽如人意,也是说明各地在大规模疫情的时候,可能是仓促建成一些方舱医院。在这方面来讲,我们已经下发文件,专门进行督促和要求,指导各地首先要做好准备,按照方舱医院管理规范的有关要求,做好方舱医院的设置准备,以及医务人员和管理的准备,不断提升方舱医院的医疗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确保有需要时能够在第一时间投入使用,实现好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同时也为保障日常的医疗服务提供支持。
郭燕红表示,按照九版诊疗方案的要求,我们对于新冠感染者实施分类救治,对于普通型、重症和有重症风险的感染者,要及时收入定点医院进行救治。还有一大部分是轻症,特别是无症状感染者,收治在方舱医院进行救治。方舱医院的设置,就能够尽最大可能的不影响日常医疗服务,能够保障其他医疗机构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刚性需求。
如何在保护患者隐私的同时实现数据的有效共享和利用,是一个重大挑战。
《通知》重点从集采药品耗材的进院、使用、监测、考核、反馈等各环节提出细化措施,体现出部门间协同监管、优先使用中选产品的政策导向。
此次新规,一方面对医药代表的从业资质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外,另一方面明确了医药代表与医疗机构间的行为准则及令行禁止的行为。
到2025年底,各紧密型医联体实现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全部项目互认,各地市域内医疗机构间互认项目超过200项。
截至目前,“港澳药械通”指定医疗机构达到45家,引进港澳已上市药械品种79种,惠及湾区居民近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