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的国常会主要有两项议题,包括部署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以及决定向地方派出督导工作组,促前期已出台政策措施切实落地。
国务院一直强调,四季度经济在全年份量最重,所以“要抓住时间窗口和时间节点”。9月21日国常会、9月28日稳经济大盘四季度工作推进会议,以及10月26日国常会,都以“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落地见效,推动经济回稳向上”为主题。
从10月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受疫情反复、外需回落以及地产低迷等影响,经济虽然继续保持恢复态势,但基础并不稳固。生产端,工业和服务业双双回落;需求端,出口年内首次转为负增长,消费同样转为负增长,基建、制造业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当月同比增速回落;物价方面,核心CPI同比继续处于0.6%的极低区间;金融方面,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回落至10.3%,为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宽信用需要进一步加力。
有鉴于此,会议再次强调,“当前是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的关键时间点。要深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较好结果”。
抓好政策措施全面落地见效
会议指出,“前期推出财政金融政策支持重大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政策效应正在显现,还有很大潜力,同时各地情况有差异,有部分没落到位,要继续狠抓落实”。
一是“重要项目协调机制要继续高效运转,推动重大项目加快资金支付和建设,带动民营企业等社会资本投资,年内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加强监管,打造质量安全工程”。
重要项目协调机制由7月21日国常会首次提出。机制由发改委牵头,相关部门联合办公、并联审批,在推进重大项目开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数据来看,1~10月基建投资增速已创年内新高,但民间投资增速仍在放缓,所以会议特别指出要带动民营企业等社会资本投资。
二是“对设备更新改造,要在已基本完成贷款签约基础上,把工作重点转向专项再贷款发放和财政贴息拨付,督促加快设备购置和改造”。
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是四季度两项重要政策工具之一。商业银行前期已与相关主体完成了贷款签约,现在工作进入第二阶段:向央行申请专项再贷款发放,以及向中央财政申请2.5%的贴息。
三是“稳定和扩大消费。支持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电商、快递网络畅通。落实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政策。推进保交楼专项借款尽快全面落到项目,激励商业银行新发放保交楼贷款,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房地产是当前政策扶持的重点。民营房企的信用风险是房地产市场问题的关键。近期监管层连续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民企融资“第二支箭”扩容、出台“金融十六条”以及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合理使用预售监管资金等。此次国常会要求鼓励商业银行新发放保交楼贷款,以确保项目正常推进。
四是“持续保障交通物流畅通。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要不间断协调,保障主干道和微循环畅通,保障港口等集疏运正常运行,及时打通堵点,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进出口通畅”。
G7全国整车货运流量指数11月以来一直在低位运行,北京、深圳等城市的拥堵延时指数也较10月明显下降。疫情反扑是重要原因,各地仍需根据二十条优化措施,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尽可能减少对于交通物流的影响。
五是“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引导银行对普惠小微存量贷款适度让利,继续做好交通物流金融服务,加大对民营企业发债的支持力度,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适时适度降准,是本次国常会最值得关注的内容。11月15日MLF缩量续作之后,市场对降准的预期已经下降,但在中央看来,当前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稳固,需要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所以继4月之后再次引导降准,预计央行会在随后几日宣布,幅度或与4月相同,同样为25个基点。
由于降息仍受到美国货币政策的掣肘,降准成为更可行的政策工具。近年来,降准已经变成常规操作,其主要目的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但也能实现逆周期调节的功能:一是配合财政政策,服务于专项债等加快发行;二是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引导LPR下行;三是推动银行增加资金投放,加快信用扩张。
六是“做好困难群众、失业人员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加大农民工工资拖欠治理力度,保障及时足额支付”。
三、向地方派出督导工作组
会议强调,“要强化督导和服务。11月底前,国务院各督导组赴有关地方,对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协调解决政策落实中的困难和问题”。
自8月下旬接续政策出台以来,国务院已向相关省份先后派出三批督导和服务组,督促地方提高审批效率,压实地方责任。11月底前,国务院将会派出新的督导组,协调解决政策落实中的困难和问题。预计经济大省仍将是督导重点。
(温彬系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静文系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主任)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民银研究”微信公众号。
部分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报价行仍缺乏动机和意愿调低LPR。
短期内政策利率无进一步下调必要,预计本月LPR报价也将维持不变。
要统筹稀土资源勘探、开发利用与规范管理,统筹产学研用等各方面力量,积极推动新一代绿色高效采选冶技术研发应用,加大高端稀土新材料攻关和产业化进程,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破坏生态等行为,着力推动稀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会议强调,推动专利转化运用,充分挖掘专利价值,大力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手抓,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