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有银行在落实金融监管层稳楼市方面做出的积极反应,政策暖意利好延续,25日地产股掀起涨停潮。
11月25日傍晚,中国银行宣布称与十家房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除了此前已公布的万科集团、碧桂园、龙湖集团,本周还与中海发展、华润置地、招商蛇口、金地集团、绿城中国、滨江集团、美的置业等共计10家房企,提供意向性授信金额合计超6000亿元。
中国银行表示,将在房地产开发贷款、并购贷款、债券承销与投资、个人住房贷款、保函等重点业务领域深化全方位业务合作,共同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此前两天,六家国有大行分别与多家房企签约提供意向性融资支持。截至目前,六家国有大行共与18家房企开展合作(其中民营房企数量为10家),共计提供意向性融资总额16550亿元。
11月22日召开的国常会释放出明确的“托底”信号。会议强调,落实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政策,指导地方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推进保交楼专项借款尽快全面落到项目,激励商业银行新发放保交楼贷款,加快项目建设和交付。努力改善房地产行业资产负债状况,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企业短期资金压力将得到一定缓解,下一步更重要的是恢复市场“造血”功能,促进销售端恢复,唯有企业销售回款得到明显改善,才能使行业真正恢复平稳发展。
陈文静预计,接下来符合条件的城市有望加快落地降低房贷利率节奏,已经下调商贷利率的城市不排除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继续调整优化。同时,近期核心一二线城市优化政策陆续出台,信号意义明显,预计核心二线城市后续或将跟进优化“认房又认贷”、调整限购政策等。
截至发稿,大龙地产涨停,录得5连板;金科股份冲击涨停,卧龙地产、财信发展、荣盛发展涨超4%。
截至发稿,融创中国涨超17%,新城发展、宝龙地产、龙湖集团、碧桂园等跟涨。
从长周期看,人口增长和城镇化是驱动房地产周期上行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推动了1990年代之后的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住房需求步步攀升。从1998年住房商品化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到2020年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国内房地产周期走完了波澜壮阔的繁荣发展阶段。当前随着人口拐点和城镇化进一步放缓,房地产市场正在进行重大转型并寻找新的均衡点。
投资端来看,近期我们观察到一个积极的信号,地产新开工面积的同比增速出现了触底回升的迹象。我们认为其逻辑在于伴随房企库存的持续去化,地产行业的出清即将完成。但近期房企整体经营情况尚未明显好转,行业风险仍存。新开工的修复可能并非一帆风顺,需要政策给予支持,帮助开发商顺利完成修复。
应该讲,整体上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依然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