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今天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强调在市委的领导下,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持续推进上海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加快上海产业人才高地建设。
会议指出,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外省市溢入风险、社会面传播风险、应急处置压力持续加大。要按照中央部署和市委要求,高度警醒、扎实细致,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要突出问题导向,深入排查风险隐患,确保“入城口”“流动中”“落脚点”及闭环管理到位,全面查漏补缺,全面加固防线,切实做到“四早五最”。要突出主要矛盾,坚决阻断疫情传播,强化来沪返沪人员“落地检”和健康管理,强化常态化核酸检测,精准高效切断疫情溢入渠道。要突出重点环节,持续加固疫情防线,管住重点场所,保护重点人群,备足重要资源,构筑严丝合缝的防控链条。要突出协同联动,切实强化抗疫合力,坚持系统思维,共同解决好防控工作“堵点”“难点”问题,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地、落细、落实、见效。
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并指出,推进本市生态文明和生态之城建设,要贯彻科学绿化理念,改善生态环境和民生福祉。要在增量上下功夫,鼓励政策创新,科学编制规划,合理确定范围和目标任务,实现田林水等各类生态要素多规合一、多目标协同。要在提质上下功夫,因地制宜选择绿化树种,积极采用乡土树种,强化科技支撑,体现绿化、彩化、多样化、珍贵化、效益化要求。要在管理上下功夫,倍加爱护、应管尽管、管精管细,发挥“林长制”牵引作用,并逐步提升国土绿化监管智能化水平。
会议指出,上海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打造“3+6”新型产业体系,必须紧紧依靠人才、充分用好人才、团结凝聚人才,以高水平人才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布局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倾斜,让想创新、能创新、创新有成果的人才和团队“名利双收”,充分激发创造力。要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从人才引进、培育、评价、激励和保障的全过程出发,进一步加强制度供给,不断增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上海将制订新一轮三大产业上海方案,实施新赛道和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
我国由原来的城乡二元结构转向城乡融合发展,县城是主战场,再次学习2022年5月颁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从本质上去理解国家的发展战略,有利于企业家把握时代趋势,挖掘新的商机。
近年来,制造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占比开始出现下滑迹象,产业结构出现明显转变,对于我国产业空心化、过早去工业化的讨论逐渐升温。除与房地产泡沫之间的联系外,日本产业空心化问题本身同样值得探讨。
3年新增油茶种植1917万亩、改造低产林1275.9万亩,确保到2025年,全国油茶种植面积达到9000万亩以上、茶油产能达到200万吨。
在预见2023·吴晓波年终秀中,吴晓波以建发纸业的浆纸产业互联网实践为例,提出越传统的生意越应该工具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