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秦朔丨2023年经济关键词:敢为与相生

第一财经 2022-12-12 11:57:23 听新闻

作者:秦朔     责编:任绍敏

从宏观角度看,非常需要“从民之欲,而不扰乱”“顺民之情而与之休息”;“约法省刑”,减少行政化干预,让广大市场主体建立起明确的良好预期。

三年拉锯,艰辛异常。中国战“疫”终于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即优化完善防控措施,为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创造条件。

12月6日,中央政治局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时,强调“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强调“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今年7月28日,中央政治局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就强调了“敢”字。当时的说法是,“要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一连串的“敢”,显示出加快发展的紧迫性。最近,浙江、四川、广东、江苏、福建等地已经快速行动起来,或组团出海抢订单,或在家门口举行全球招商大会,抢市场。

明年是“十四五”规划的第三年,也应该是经济社会正常化之年、活力恢复之年。

我国多项总量指标都名列世界前茅。但看人均的话,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并不厉害。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月均不足3000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12元,月均不足400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月均不足160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包括四项: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其中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9629元,月均1630多元。

再看消费支出,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100元,月均2000元多一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307元,月均2526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916元,月均1326元。

看了我们国家普通百姓的基本收支情况,就会明白,为什么中央反复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才是最大的正确。

把发展作为更为主要的目标

既然发展是第一要务,也有这么多对敢为的强调,为何在现实中,不敢为、不作为还在相当程度上存在?我在日常调研中有如下感受:

干部不敢为,地方不敢闯,往往是因为上级的要求是多目标,且每个目标都有巡视督查和问责机制,都必须完成。不少目标之间常常会“打架”。例如,稳增长、促发展会被疫情防控中长期关厂关店、阻断人流物流所影响。

企业不敢干,不敢投,不敢创,则主要是因为预期不明。这既包括对市场风险的预期,也包括对政策和执法环境的预期,还包括所有制歧视等深层次问题的预期。

如何理解这些问题?

首先,目标多元、政策多元,正是新发展阶段的特征。因为今天的目标不仅是增长速度,还包括增长质量、环境质量、社会公平等。

其次,问题不是出在多目标上,而是出在:在多目标条件下,没有很好地因时因地进行轻重缓急的排序。我在很多地方看到,各部门往往齐头并进,每个部门都有一套刚性化的KPI考核,自上而下的指令越来越多,基本模式就是“开会动员——发文布置——督查考核”,上面布置任务,中间层层加码,层层往下,最终基层兜底,兜不住的时候就对付。

有基层干部说:“现在发展政务数字化,让上面可以穿透看到下面,这是对的。但任何工作都不可能是一个方向,只能向前进,总会有停顿一些的时候。现在的情况是只能进步,不进步就列入黑榜批评。逼着下面编造数字。”

而与此同时,自下而上的真实情况的反馈则很不充分。久而久之,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变成常态,基层追求岗位责任的“零风险”,自主性、创造性的行为不断收缩,机械化执行则不断增加。

地方要完成这么多指标,需要相应的人财物力支撑,形成很大的支出压力。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尚希指出,如果地方受财力约束,难以执行到位,会被问责,所以只能想方设法筹资,甚至违规融资举债,“统筹”使用财政和金融资源,或者把国企、平台公司的资金搞“一平二调”,以完成任务。但这样一来,又会导致政企不分,带来更大的风险。

最后,政策不落实、口惠而实不至,也让很多市场主体缺乏信心。

例如,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部署。早在2018年11月中央领导人就表示,“要高度重视三角债问题,纠正一些政府部门、大企业利用优势地位以大欺小、拖欠民营企业款项的行为。”2020年7月国务院发布第728号令《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当年9月1日起施行,要求机关、事业单位从中小企业采购货物、工程、服务,应当自货物、工程、服务交付之日起30日内支付款项;合同另有约定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0日。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迟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的,应当支付逾期利息。对拒绝或者迟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的机关、事业单位,应当在公务消费、办公用房、经费安排等方面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但我在调研中发现,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是目前的一大痛点,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有中小企业说:“口号支持很多,一到实际,支持就很少。”

此外,在不少地方经济下行压力严重之时,市场监管、公安、税务等部门“带着任务”作业,跨区域作业,直接扣押企业法人的情况多了不少。有些涉税、涉诈、涉金融类犯罪是应当打击的,但也有不少是“先扣人,再谈条件”,甚至扣了几个月还不让见律师。

总之,要让市场主体敢为敢行,就要对多目标的轻重缓急适度调整,把经济发展放在更为主要、更加重要的地位上。特别是地方一把手,要识大局,有所担当。如果还是多目标同时、同等力度推进,发的力相互之间就对冲掉了。

把相生放在更重要的地位

不久前,我和通用电气第九任董事长、CEO伊梅尔特有一个对话。我提了一个问题,中国近年非常强调发展实体经济,不少人把实体经济跟金融、互联网等进行了对立,您怎么看待实体经济跟金融、互联网的关系?

他回答说:“我觉得这三者应该是有共同作用的,并不是选择一个抛弃其他一个,因为产业也从金融中受益,同时也从互联网技术中受益。实体经济公司能提供最多的中产阶层的工作,他们有工厂、仓库、油田等产业,政府通常都对实体工作更有兴趣,因为这些产业能产生更多就业机会。但一个好的经济体必须三者兼顾。

不同产业间往往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古话讲,“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生克循环,运行不息,而天地之道,斯无穷矣。”相生,就是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的促进、助长和资生,相克,就是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的抑制、制约和平衡。

最近这些年,在高质量发展中,我们提出了促进绿色低碳转型、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房地产去杠杆控风险、推动科技创新、调整收入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等主张,这都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必需之策。不少政策方面的调整,对于传统的粗放增长模式进行了必要的校正。这种“相克”是必要的。

问题在于,不少方面的相克,克得太多、太久,一克就没个头,各种相克叠在一起,再加上部分政府部门更喜欢扩大在管制方面的自由裁量权,天然有克的冲动,所以导致了“合成谬误”。不少行业和重要公司一直处在整顿状态,不知何时可以恢复活力。

克来克去,一些市场经济的基本常识也不讲了。比如把金融、资本、数字化当成问题的源泉。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资本市场在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中具备枢纽作用。资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要素,本身是中性的,就像人开车,车子是中性的。我们需要红绿灯和交通规则的规范,但没有谁说过不要发展汽车产业,不要开车上路。

又如,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可见数字技术完全可以为实体经济所用,数实相生,数实并进,这是富有建设性的大逻辑。

今年我在调研中很深地体会到两点。首先,中国作为一个现代化水平不高的人口大国,经济的基本面还是衣食住行、服务消费、加工制造等,高精尖产业往往是资本、人才、技术密集型的,很重要,但对普罗大众就业的贡献并不大。所以各级政府一定要关心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者的生存与发展,不能言必称AI、生物制药、半导体。

其次,如果基础消费(如接触性的服务业)和基础产业(如房地产)失灵,很多高精尖的产业和服务也会失去用武之地。

我们需要产业调整和升级,但应该是采取市场化的方式,渐进而行。主观化、行政命令式的做法,即使初心是好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一个产业,只要市场需要,依法合规经营,就应该放心地存在,不应该被经常性地干扰。

我认为,当下中国经济中,“无制则亢而为害”的一面已经基本解决了,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无生则发育无由”,是很多市场主体找不到好的出路、生路。

即使一些行业需要整肃,监管部门也要明白,整肃的目的还是为了健康发展,而不是以各种形式显示自己的存在感,却不顾及市场主体的命运。如同中国学者杜亚泉1912年在《减政主义》中所写的,政府之本分,“在保全社会之安宁,维持社会之秩序,养其活力之泉源而勿涸竭之,顺其发展之进路而勿障碍之”。当下,要让市场和社会“自由发展其活力”,就必须更多地站在“相生”的立场,看到各行各业的内在关联性。采取相克一类的举措,要慎之又慎,要有时间、空间、程度的限制,不能长期化。

企业之间也要促进相生

政府的政策和举措,要更加注重对产业、市场主体相生的一面,企业之间也要注重相生、相助,要善待利益相关者。

前不久我去上海一家道具公司参观,是一家帮助国内外美妆、奢侈品公司做店铺装修和陈列的公司。他们的客户主要是两类,一类是国际大品牌,一类是国货品牌,他们非常希望借助多年服务国际品牌的经验来帮助国货提高展示力。但现实中,国货品牌跟他们谈判的核心要点就是两个字:价格。不断杀价,不断延长账期,至于道具是怎么做出来的,他们并不真正关心。有的根本就没有去过他们在上海郊区的道具工厂看过,只是看看他们在南京路、静安寺做的其他品牌的店铺就可以了。

而国际品牌要用社会责任的角度来看厂,他们要到工厂里,带着专门的技术服务公司去测空气质量,测有没有有毒气体,看木加工环节的刷漆有没有环保问题。特别有意思的是,他们还要了解清楚你的公司有没有雇佣童工。如果你能雇佣一些残疾人,最后的供应商打分表可以有加分。而且国际品牌一旦跟你签约后,就不会再谈价格问题,不会再压价、拖延账期。

我还采访了一家做SaaS服务的公司。他们有一家重要的国际品牌客户,在正式签约前,要求看他们的财务报表。这家SaaS公司并没有上市,问他们为什么要看财务报表。国际品牌回答:“一是要看你们的实力能不能保证服务的长期化,二是也看看你们的利润率的情况。如果利润率太低,甚至亏着做生意,我们考虑要多给你们付一点预付款,甚至给你们再涨一点价钱。”我看了这家国际品牌的供应商守则,供应商是他们的伙伴,是一家人。

我和一些中国供应商有过交流,比如给大型工程机械企业、智能手机企业提供零部件的供应商。他们经常会描述一种特别可怕的现象,就是每年的招标日,当他们走到招标现场,可能会看到5个房间或7个房间,每一家供应商走进一间,每个人拿一张单子在房间里填报价格。招标企业刻意制造一种让供应商互相压价的情况。有生产塑料件的企业告诉我,价格压到这么低,其实是涵盖不了成本的,他们只好降格以求,做出的零部件可以达到国内环保标准,但达不到欧洲标准。

有一家3C产品的供应商说,他做了一家国际最知名品牌的业务,该品牌占他整个业务的20%,却贡献了他整个利润的85%。同样,他也做了一家中国智能手机的业务,业务额占他的80%,但利润贡献只有15%。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对方不断压价,更改账期,最后付款时还要打折,甚至找理由不付尾款。

还有给家电企业做电机配套的企业说,某品牌商对他们的压榨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每年起码要在上年基础上降5个点。他们现在对该品牌的依赖度比较高,占他们60%的业务。“如果哪一天别的客户培养起来,这个品牌的额度下降到20%以下,就再也不会做这个客户了。”

以上这些例子,我们更多感受到的是相克而不是相生。这和以人为本的高质量发展目标也相去甚远。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人不是抽象的概念,不是一个公司的老板才叫人,员工、伙伴都是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

当然我也看到,一些先进的中国企业已经开始把尊重人、促进人的发展,纳入公司的理念和战略。让人在生产物品时,不觉得是劳动的异化,而是自己能力的对象化。

结语

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关键时刻。

从宏观角度看,非常需要“从民之欲,而不扰乱”“顺民之情而与之休息”;“约法省刑”,减少行政化干预,让广大市场主体建立起明确的良好预期。只要水质水温适宜,市场主体就会像鱼一样游过来,真正敢为。

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济体,稳中求进是非常必要的,总体上一定要奉行相生之道,以相生为主,以相克为辅,这才有助于经济的长治久安。

对企业来说,也要从以人为本、以人为目的的角度,思考价值链上每个环节的分配关系,善待利益相关者,向善而行。

把这些因素整合在一起,2023年的中国经济就有希望重新振作,同风而起。

(作者系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秦朔朋友圈创始人)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