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北斗产业第一园,如何做到产值年均增超40% |创新“园”动力

第一财经 2022-12-25 19:08:21

作者:金叶子    责编:胥会云

基地产值从最初数亿上升至2021年54.7亿元,年均增长超40%。
第七辑 北斗西虹桥基地

从徐南路口下沪渝高速,不到5分钟车程就可到达北斗西虹桥基地,这个坐落在上海西郊距离徐泾东地铁站两三公里的园区,已集聚了300多家相关领域企业。

虽然这个略显袖珍的园区长不到500米,宽不到200米,但作为全国第一个运营的北斗园区,北斗西虹桥基地集聚了上海70%的北斗导航定位应用强关联企业,正崛起一个以北斗应用为基础的百亿产业集群。

摄影/周海涛

园区建设和我国发展北斗导航同步

天上的星星参北斗。

作为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时空基础设施。不管是交通运输、气象测报,还是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北斗系统提供服务以来,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应用。

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就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并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约47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成立于2013年的北斗西虹桥基地,见证了近年来我国北斗产业的快速发展期。

2013年,北斗西虹桥基地挂牌,成为国内第一个正式运营的北斗产业园区。从2018年开始,北斗西虹桥基地迎来产业发展爆发期。园区企业从最初10家,到集聚华测、联适、威固、海积等一批北斗导航与定位相关企业300余家,打通了“北斗+”“+北斗”全产业链。基地产值从最初数亿上升至2021年54.7亿元,年均增长超40%。

“园区是2013年开园,这个时间节点正好跟我国发展北斗导航系统建设步伐是相匹配的。现在园区的北斗产业联盟大概有100多家企业,但凡是做这行的企业,你都可以在园区找到上下游的企业,这对于我们创业者而言,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起步的时候可能就会比别人速度快很多。”北斗西虹桥基地首席运营官方舒对记者表示。

创业之初就把公司放在北斗基地的上海联适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首批入驻园区的企业之一,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张晓明告诉记者,“园区产业相对比较集中,产业链也比较完善,这对我们这种初创企业来说非常有利,你可以向产业园区的龙头企业学习。”

和联适导航一样受园区品牌溢出效应吸引的还有上海普适导航,该公司也于近年搬来了西虹桥基地,谈到迁入基地的原因,该公司董事长余磊说,“作为上海的导航企业,感觉不在青浦(西虹桥)发展你都感觉已经out了”。

余磊解释称,卫星这个行业是国之重器,而所有的行业应用展开的基础和前提,是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组网不断完善和提升,才会有更广阔和深层次应用。“当初选择来青浦、来西虹桥,很大的原因是地方政府对北斗产业的支持,此外还有这里产业的集聚,当时园区已经汇聚了一批上海导航类企业,集聚效应显现,不仅有做天线、做整机的,也有做应用的,而且园区的服务也让他们有种被重视的感觉。

摄影/周海涛

全产业链集聚的规模效应

目前,我国的导航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了五大规模化区域,分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鄂豫湘、川渝陕。上海交通大学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重点实验室/上海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裴凌认为,虽然上海北斗导航产业发展起步并不早,但总的来说,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未来的综合发展竞争力居于首位。

“技术领域的高精度大众化应用,国内最为领先的企业基本都在上海,例如华测导航、司南导航、千寻位置等。其次,上海信息通信技术的基础让一些原来做通信的企业也开始介入到导航领域,包括集成电路、物联网领域的企业。另外,上海在产业聚集方面,建成了国内首个正式运营的北斗专业园区——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这种园区模式带来了规模化和快速迭代发展的效果,也让上海每年的北斗产业产值增长排在全国前列。”他告诉记者。

产业的聚集和应用落地离不开顶层规划。

此前,上海先后制定发布了两轮《上海市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卫星导航”专项工程实施方案》,制定了北斗产业园区规划,同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从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推进重点行业应用等几个方面推动上海北斗产业发展。今年年初,长三角数字干线建设启动会在青浦举行,并发布了《长三角数字干线发展规划纲要》和《长三角数字干线青浦区行动方案(2022—2023年)》。

根据相关规划,到2025年,上海将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北斗时空智能科创中心和产业集聚高地,北斗产业产值将超百亿元。

方舒对记者表示,最初的园区就像一个孵化加速器,而现在已将整个导航的产业链上下游全部打通。同时,2019年北斗导航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的落地,也能发挥产业集聚的带动和引领作用,给企业提供一些共性的技术研发、测试等支持。“园区里不仅有企业,还有一些研究平台,所以搭建北斗导航的产业生态,其实是一个系统化立体的多维度的事情,并不是说靠一方的努力就可以实现。”

在不大的园区内,你可以找到北斗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公司。

张晓明说,园区有一个北斗产业联盟,联盟当时发起单位只有20家左右,目前已经拓展到了100多家企业,园区也经常会召集这些不同产业链上的企业进行沟通合作。“你可以找到行业上包括板卡、终端、地图和天线等不同类型企业的合作和补给。”

不只是上海,基地也在通过已有生态吸引更多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企业落户。

“企业成长到一定阶段园区会帮企业走出去。同时西虹桥模式也在全国多地复制,特别是长三角地区。”裴凌说。

“十四五”期间,北斗园区提出了打造规模超500亿元的北斗空间信息产业集群的目标,同时尝试将相关企业院所已成功开展的数字化创新案例在G50数字干线沿线进行市场化、规模化推广,形成一批以北斗时空信息技术为引领的长三角数字干线相关标准规范,在数字干线建设契机下,全力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北斗应用产业创新中心”落地西虹桥。

据上海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院长、北斗西虹桥基地首席科学家郁文贤此前透露,北斗园区地处长三角数字干线首发站,将打造长三角数字干线基座。未来五年,计划每年为青浦数智产业定向培养不少于200名专业硕士研究生,协同发展不少于50万平方米的特色园区,重点围绕数字化、智慧化空间信息产业需求,开展前瞻性产学研项目合作,力争三年形成500亿空间信息产值,带动过千亿数字经济产值。

“园区其实在规划之初也就是2013年就设计好了路线,所以在后续的经营过程中,我们对园区的入驻企业有严格的把关,招商企业一定是紧密围绕着我们导航产业链的。所以园区在整个产业链的布局上,覆盖了从前端的研发、芯片板卡这种核心器件的设计,然后再到各种各样的终端,以及服务的平台等全流程。”方舒称,十年来基地的发展一直坚持主线,按照“一核两翼”的产业定位去运营管理。

未来有哪些产业机遇?

目前,北斗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发展,正在构建以北斗时空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新兴产业生态链。

《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显示,我国北斗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健,基础持续夯实。形成芯片、模块、天线、板卡等完整型谱,软件、算法等完全自主研制,构建国家检测认证体系。国产芯片出货量超亿级规模,国外同类芯片支持北斗系统,形成良性发展态势。

行业应用方面,截至今年6月,北斗终端数量在交通运输营运车辆超过800万台,农林牧渔业达到130余万台,公安达到180余万台。通信授时、气象监测、应急减灾、城市管理等领域正在加速推进北斗规模化应用。2022年上半年,中国境内申请入网的智能手机中,128款支持北斗定位,出货量超1.3亿部,占上半年总出货量的98%以上。

对于北斗产业未来的发展,上述白皮书提出,中国将建设技术更先进、功能更强大、服务更优质的新一代北斗系统,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

随着中长期规划和各地的产业部署,北斗产业发展下一步应该瞄准哪些重点?

郁文贤曾分析,天线、芯片、板卡、地图是产业链上游,目前市场只有百亿级的空间。但如果延伸到下游,做软硬件集成,市场可以放大10倍,达到千亿规模;如果再向外扩展,譬如像滴滴这样的企业提供的数据应用服务,市场规模就可以扩大100倍。

在裴凌看来,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北斗+”高精度行业应用和“+北斗”的高精度大众化应用潜藏较大机遇。“自动驾驶领域和手机等大众化设备高精度都是主流方向,基础设施的完善速度,覆盖率都很高。”

方舒也认为,2020年北斗全球组网成功实现全球服务之后,北斗产业化应用的元年才刚开始。“精度提升了之后,应用的范围可能就更广,有更多新的商业模式会产生。”她透露,在未来三年之内,园区内企业有五六家是有上市计划的。“我们也希望未来可以成为一个科创板上市企业中(北斗领域)企业最集中的园区。”

而将卫星导航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计划的上海,随着近年来5G、AI、物联网领域技术的广泛运用,北斗产业的应用也将迎来爆发期。今年发布的《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提出打造未来空间产业集群空天利用。研制低成本卫星和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加快宽带通信卫星发射组网及商业运营,积极利用空间频率和轨道资源,建设陆海空天领域全天候、全球性卫星互联网。

摄影/周海涛

在余磊看来,未来从空间信息产业的布局发展看,首先看好的还是空间基础设施这一块,卫星是所有应用展开的基础。“从上海本身来看,不管是卫星的制造、卫星的组网布局还是芯片,整个产业链都有布局,所以在这种大环境下,也将继续专注最后一公里,把上下游的资源用好并赋能。”

张晓明则看好国产化背景下的机遇,“降本增效其实对我们企业发展是最有利的,随着产品的国产化,包括我们科技水平的提高,对企业的成本控制是非常有益的,我们也需要国产化的产品推向国内外。”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