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行业领先的材料科学公司,陶氏公司为包装、基础建设、交通运输等高增长市场提供优秀产品和解决方案,并长年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目标,密切围绕缓解气候变化、消除塑料废弃物等全球难题,为全社会打造突破性的解决方案,同时采取循环经济方案,助力全球转型。
“今年恰逢陶氏公司成立125周年。在这125年来,我们凭借着在材料科学领域的深厚积累,以及与各方合作伙伴携手创新,畅想无限,应对和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挑战和难题,比如气候变化、海洋垃圾、生物多样性降低、水和空气污染等。”陶氏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褚晓勤表示。
为了缓解气候变化,当务之急是切实减少碳排放。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企业,陶氏公司全方位地实施减碳策略,计划到2030年,每年净碳排放量与2020年的基线相比减少500万吨(即减少15%),并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除了脱碳,促进循环经济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褚晓勤表示。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能源行业是当今约四分之三温室气体的排放来源,是避免气候变化最严重影响的关键。陶氏公司是业内清洁能源使用大户,在全球同类企业中排名前25,还签署了涉及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燃料、堆填区沼气和水电的多项采购合同。
此外,陶氏借助专业技术优势,采用过渡性技术,有效地减少了产品制造的资源消耗。例如,通过陶氏新开发的FCHh这项催化剂革新技术,进行化学生产的关键步骤丙烷脱氢制丙烯,可降低碳排放至少20%。
塑料是全球消费者不可或缺的一种材料,然而大量废弃的塑料造成河流淤塞、海洋污染,破坏着全球的自然生态环境。
对此,陶氏公司提出“变废为宝”和“实现闭环”两大目标,积极携手合作伙伴促进塑料回收,通过投资关键技术和基础设施,力求在全球范围内增强回收利用塑料的能力。陶氏公司计划在2030年,每年提供300万吨采用塑料废弃物及其他形式的替代原料生产的循环或可再生产品。
在全中国,陶氏正在通过各类公益活动、教育项目,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介绍给年轻人,深化公益价值。
张家港生产基地是陶氏公司在中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占地140万平方米,拥有中国最大、最先进的有机硅一体化生产装置。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陶氏在张家港展开“绿色校园”项目,运用自身先进的环保材料以及基础建设领域内的创新解决方案,帮助当地学校改造教学设施,为在校师生创造更为安全和健康的学习环境。
陶氏公司向张家港中兴小学和白云后塍分校捐赠的“绿色校园”公益项目已经正式交付使用,将绿色环保的水性材料用于张家港中兴小学4297多平方米的教学楼外墙,以及张家港白云学校后塍分校的跑道和运动场,共计4365名师生将受益于该项目。
在2022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陶氏公司携手美团单车与姚基金开启2022“共享单车变球场”公益项目。三方携手在云南、四川、甘肃、西藏等省市自治区的一些乡村地区建设十座以上的球场,让至少5000名偏远地区的青年与学生获得专业的运动和锻炼场所。
“在未来,愿我们一起,让繁荣的发展更可持续,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自然资源,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共同谱写下一个125年的可持续篇章。”褚晓勤表示。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全球经济核心议题的当下,绿色金融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成为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关键力量。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更是肩负着建设国际绿色金融枢纽的重要使命。陆家嘴金融沙龙第十八期围绕“全球协同与创新驱动:共建上海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新生态”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多位业内资深人士从国际视野、本土实践、科技赋能等维度,分享了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深刻洞察。该期金融沙龙的电视节目7月12日21点在第一财经频道播出。
本期沙龙以“全球协同与创新驱动:共建上海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新生态”为主题,将于7月5日在上海浦东陆家嘴举行。
在横琴合作区政策体系、区位与制度优势的基础下,将联合正筹建中的中葡经贸中心,与各方携手挖掘拉美市场潜力,共同构建中拉跨境电商新生态。
Google Cloud宣布向Linux基金会捐赠A2A智能体交互协议及相关开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