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影响国内宏观经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还有哪些政策可以期待?国内货币政策的取向如何判断?兴证资管首席经济学家 王德伦表示,明年财政政策将继续重点发力,国内货币政策或进一步宽松。
通过财政政策促使消费转变为“快变量”。
机构人士认为,科技和红利是当前投资主线
“5·07”增量政策不低于市场预期甚至某些方面还略超出了市场期待,但总体上是落实前述政治局会议的部署。
建议进一步调降政策利率0.2~0.3个百分点,设立5000亿元稳外贸专项再贷款。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4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降至收缩区间,显示经济受外部冲击影响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