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第一财经研究院通过多年来积累的企业社会责任案例,以历史进程的维度贯穿其中,撰写并发布《2022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内生的力量》(下称《报告》)。《报告》以全球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发展为出发点,对比西方国家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轨迹,得出中国特色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报告》发现,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路径不同于西方国家,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国家战略紧紧挂钩;目前,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正处于从被动履行到主动履行的转化阶段;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之下,中国企业应履行的社会责任就是在经营好自身商业活动的同时承担起对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股东、消费者、社区、员工、环境、贸易伙伴等的责任。
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行动最初主要是为了满足政府的期待。在现代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中,政府属于利益相关者之一,同时也扮演着协调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角色。政府推动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最佳的社会效益目标,包括解决腐败、加强环境保护、解决就业以及研究创新科学技术等。企业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获取有形或无形的国家资源来保证企业的生存,或减少监管的不确定性。
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轨迹中,国有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针上的重大转变往往源于经济体制改革下对企业本质认知的改变,国有企业的使命、功能、定位发生重大调整,对于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不断加深。在“企业办社会”阶段,国有企业“过度”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承担了本应由社会化经营主体或公共机构承担的各种社会服务职能,包括职工住宅“三供一业”(供水、供电、供气及物业)、离退休人员管理、承办教育机构、医疗机构和消防市政等。过去的大型国企如同一个小城市,拥有学校、医院、幼儿园等。
这一时期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与实践极度缺失,外资企业带着追求利润最大化(即实现经济责任)的理念进入中国市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构成被理解为利润最大化的经济责任,国企与民企开始注重创造经济价值。
2001年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上的企业管理理念在这一时期也广泛被引入运用,企业在经济社会所应扮演的角色与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逐渐明晰,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已进入到遵纪守法保证企业正常运营的同时做出社会贡献(如参与公益活动、捐款等)的阶段。
彼时,相较民营企业而言,国有企业同期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更好。国有企业依旧主要对政府和社会负责,受利润最大化的主流思想引导的民营企业在社会责任实践活动上仍然相对滞后。
目前,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整体上正处于从被动履行到主动履行的转化阶段。经济全球化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更推动了中国企业去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减少环境污染、劳工冲突、食品安全等社会问题,达到国际标准或相关法律规定。为了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履行社会责任已成为企业共识,也是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Wind数据显示,2006-2021年,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数量从10家上升到1422家,其中,2020年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数量大幅增长。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政策与企业社会责任实施准则的下沉与渗透,无论是对政府与社会负责的国有企业,还是更具灵活性与适应能力的民营企业都紧跟国家政策、国际条例,及时调整自身运营策略与发展愿景,主动将自身的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履行融合在一起。中国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数2021》显示,2021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数量与质量都有提升,质量指数同比增长6%。
在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新的要求下,未来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之下,中国企业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就是在经营好自身商业活动的同时担起对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股东、消费者、社区、员工、环境、贸易伙伴等的责任。
(本文题图来源:第一财经)
——
文 | 李晔 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联系我们 | yicairi@yicai.com
8月份,受高温多雨天气等因素影响,全国CPI环比季节性上涨,同比涨幅继续扩大。
在8月12日至16日当周,第一财经研究院中国金融条件日度指数均值为-2.42,与前一周相比指数上升0.22。
2024年8月13日第一财经研究院中国高频经济活动指数(YHEI)为1.00,较8月6日上升了0.01。
打造绿色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任务,也是一份责任。
2024年8月6日第一财经研究院中国高频经济活动指数(YHEI)为0.99,较7月30日上升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