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应急办副主任周旻介绍,今天是春运的第13天,已进入到春节前的客流高峰,总体来看,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运行保持平稳,运力配置充足,服务井然有序,应急保障有力,全国安全形势总体稳定。煤炭、粮食、医疗物资等各类重点物资运输畅通。
周旻介绍,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截至昨天(1月18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累计发送旅客4.8亿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47.3%,比2022年同期增长47.1%。
昨天,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4569.9万人次,环比增长5.9%,比2019年同期下降44.8%,比2022年同期增长53.9%。
其中,铁路发送旅客890万人次,比2019年下降15%,比2022年增长27.3%。公路发送旅客3486万人次,比2019年下降49.7%,比2022年增长64.1%。水路发送旅客52.5万人次,比2019年下降49.2%,比2022年增长31.5%。民航发送旅客141.4万人次,比2019年下降24%,比2022年增长34.9%。全国高速公路总流量3336.2万辆次。其中,小客车流量2942.2万辆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12.7%,比2022年同期增长10.8%,小客车流量达到了历年春运以来最高峰。
下一步,交通运输部门将继续密切跟踪疫情形势,动态研判客流趋势,切实加强运输组织,落实好春运服务保障和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平安返乡、顺利返程。
将加快培育和发展航运领域新质生产力,拓展人工智能、物联网、5G、北斗等新技术应用场景,统筹发展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能船舶。
我国道路货运行业从业人员超过1800万人,承载着全社会79%的货运量和33%的货物周转量
《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鼓励工业固废在交通建设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交通重大工程是扩内需、稳增长、促就业的重要领域之一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基础,是覆盖范围最广、服务人口最多、提供服务最普遍、公益性最强的交通基础设施。我国农村公路建设投资连续8年保持在400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