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3810亿元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有55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流动性净投放3260亿元。
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不断加码。1月16日至1月20日,一周时间内,央行实现净投放20450亿元,创下单周历史纪录。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1月16日至1月20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规模维持在千亿元级别,逆回购投放规模分别为1560亿元(16日)、5060亿元(17日)、5800亿元(18日)、5320亿元(19日)、3810亿元(20日);此外,叠加1月16日对到期MLF(中期借贷便利)超额续做,人民银行开展7790亿元MLF操作,一周内实现净投放20450亿元,创单周最高纪录。
通常来说,春节假期前后,居民和企业现金需求会集中增加。市场分析看来,央行此举有利于呵护春节假期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防范市场利率大幅波动。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公开市场操作作为货币政策三大工具之一,期限丰富,操作频次多,能够比较灵活适时地调节市场流动性,所以经常被使用。近期的公开市场操作,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操作的量明显加大;第二,考虑春节季节性需求,助力流动性跨越春节,维护春节期间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保障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董希淼认为,春节在1月下旬,节前一周因为面临缴税高峰期及补缴法定存款准备金,叠加节前现金提取需求激增,市场流动性趋紧的可能性较大,市场利率或将走高。央行连续开展MLF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加大跨节资金投放力度,市场流动性虽然有一定压力,但总体可控。随着阶段性因素消退,市场流动性和市场利率将趋于稳定。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预计,节后流动性和资金面将保持动态平衡、适度宽松,银行体系流动性和整体资金供求将保持平稳合理。
央行并未披露MLF具体利率情况,意在淡化市场对利率的关注。
25日,央行并未披露MLF具体操作情况,同时在公告逆回购操作情况时,首次披露投标量情况。
采用多重价位中标可以更好反映机构差异化的资金需求,发挥机构市场化自主定价能力。
2025年3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展4500亿元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
年初以来,资金面维持紧平衡状态,短端利率明显抬升,一季度政府债供给预计较高,3月流动性缺口约为2600亿元,资金面存在一定压力,但“两会”后资金利率有望趋于转松,央行净投放将增加,政府债供需失衡或边际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