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电国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三年期8亿元人民币熊猫债,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哈萨克斯坦清洁能源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发行是全国首个绿色科技创新熊猫债,票面利率3.29%,信用评级为AAA,绿债评估等级为G-1,创当期电力行业央企同期限发行利率最低纪录,也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创造了“开门红”。
熊猫债是指,境外和多边金融机构等在华发行的人民币债券,目前熊猫债发行主体包括政府类机构、国际开发机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等。本次熊猫债发行实现了多个突破。首先,此次发行符合证监会和国资委《关于支持中央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的通知》相关要求,为全国首个绿色科技创新熊猫债。
其次,本次融资利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利差空间,引入了新的商业模式,即优质境外发行人赴境内资本市场融资,再将募集资金转为美元投入境外项目。具体而言,本次熊猫债募集资金执行跨币种套期保值交易后,预计美元资金成本较同期限美元债务直接融资成本优化幅度约30%。
此外,本期债券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哈萨克斯坦风电和光伏等清洁能源项目,符合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政策,有利于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海外市场,同时也契合中国“双碳”目标的绿色发展理念。
事实上,中国和众多新兴市场国家都有较大的绿色融资需求。根据渣打银行此前进行的调查,亚洲、非洲和中东的发展中国家,每年总共需要2.5万亿~3 万亿美元来支持低碳转型。这些国家受疫情冲击最为严重,也最需要资金来帮助他们向低碳经济转型。85%的公司需要中高水平的融资才能转型,而在高碳行业,这一比例上升至 91%。这是一个巨大的融资缺口。此外,研究也预计,中国要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需要127万亿至192万亿元,相当于每年需要3.2万亿至4.8万亿元的相关投资。
通过交融互助,光大银行的金融活水顺利流入了永州市首个生态环保城建设的美好蓝图中。
4月22日下午,首届中国企业碳中和表现榜颁奖盛典在上海隆重举行,29家在碳中和进程中表现出色的企业,分获5大奖项。
《指引》要求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参照执行,将金融租赁公司纳入了本指引的覆盖范围。对金融租赁公司开展的绿色租赁业务,监管部门将其视同绿色信贷进行统计管理,适用《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而对于融资租赁公司开展的绿色租赁业务,尚未有国家监管进行规范和指引,在统计上也缺乏系统性管理。202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发布《绿色金融发展若干规定》,明确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融资租赁项目的资金支持,支持无形资产的融资租赁业务,开展绿色租赁业务的,可以适当放宽集中度限制。
完善数字化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全面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展会以“走向碳中和之路”为主题,聚焦绿色低碳技术、产品和成果的推广宣介,旨在搭建碳中和全产业链各类主体对接交流的平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展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主题展览、贸易对接活动以及高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