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大湾区发展数字金融有三大优势,跨境互联互通可从技术、货币和制度展开

第一财经 2023-02-26 11:00:24 听新闻

作者:杜川    责编:林洁琛

粤港澳三地的法律、制度、理念、规则与政策,面临如何打通的问题。

发展数字金融,助力有效整合三地资源,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在新时代的“必答题”。

2月25日,在明珠湾金融峰会(2023)全体大会上,《粤港澳大湾区数字金融的发展机遇、挑战与前景》(下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全面梳理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数字金融的优势条件与现状,并指出大湾区数字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一是如何创新,二是如何融合。尤其就后者而言,粤港澳三地的法律、制度、理念、规则与政策,面临如何打通的问题;此外,内地与中国香港、澳门的金融体系融合,相当于实现了金融开放,需要解决为维护金融稳定出现的新问题。

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对接不足

金融业对大湾区经济增长起到强力的支撑作用。数据显示,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增加值超过1.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2.2%,超过东京湾区(9.3%),不断向纽约、旧金山湾区15%的水平看齐。

《报告》综合评估认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业发展具有政府和市场结合比较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合理、线上和线下服务融合好等特征,具备技术、资源和制度的优势。

在数字金融方面,大湾区也有非常突出的金融科技发展实践,可以总结为“三升三降”:扩大服务规模、提高业务效率、改善用户体验,降低运营成本、控制业务风险、减少人工接触。

展望未来,与会专家均认为,数字金融在助力大湾区进一步融合发展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与此同时,数字金融在大湾区的发展也面临挑战。

具体而言,《报告》指出,大湾区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对接不足,金融发展和和创新企业存在错配。大湾区制造业生产模式仍较为传统,“大而不强”的问题较为突出,转型升级亟待金融支持。

此外,区域内不平衡和差异性在金融领域表现突出。这主要体现为金融数字化渠道渗透率差异大,珠三角城市群目前领先于港澳地区;金融监管制度和实践不易对接;金融市场成熟度差异大。

单从“移动支付”普及率来看,数据显示,2018~2020年间,广东省移动支付年均交易金额和交易数量分别增长109.2%和228.4%,位居全国首位;2020年第四季度,澳门移动支付交易金额达23.3亿澳门元,交易数量为2464万笔,分别增长259%和191%;香港地区手机支付渗透率仅为20%,较为普遍的支付方式仍是现金和八达通,占比90%以上。

另外,金融服务“互联互通”不够。由于不同金融体系有不同的制度、法律、政策等安排,粤港澳三地面临如何接轨的问题。

“与香港、澳门的金融体系融合,相当于实现了金融开放。粤港澳大湾区流通的货币种类不是单一的,并且澳元、港元及人民币的汇率、资金流动的管理机制均不相同,这将对资本管理带来挑战。另外,我国资本项目并未完全开放。粤港澳实现金融融通将减少大湾区的资金流通难度,增加货币管理弹性,但也带来了新的金融风险。因此,如何在解决金融法律体系、税收政策、资金流通制度等因素制约,推动三地金融融合的背景下,防范相关金融风险,是重要的新课题。”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助理沈艳说。

技术、货币、制度三方面扩展跨境互联互通

2015年,三部委文件正式提出“粤港澳大湾区”;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正式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纲要》推出,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成为国家战略。

此后,一系列政策试点在大湾区落地实施,通过跨境金融相关技术和模式的探索,为未来金融市场的开放提供经验参考。

2021年10月19日,首批“跨境理财通”业务成功落地,成为继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沪深港通、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等机制之后,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又一重大里程碑。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粤港澳大湾区共有3.56万位投资者参与,办理“跨境理财通”业务1.3万笔,金额达14.56亿元。参与银行不断扩容,形成了活跃的数字金融创新生态。

面向未来,《报告》指出,大湾区的数字金融在应对如何促进创新及推动融合方面,可考虑以下三个发展方向。

一是在推动普惠金融的基础上支持科技创新。科创企业具有高成长、高风险、高收益、轻资产等特点,融资需求总体呈现出融资规模小,融资渠道少、持续性强、时效性强等特征。数字金融可以有效弥补传统金融体系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不足,缓解科创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此外,还可进一步探索数字金融赋能股权市场的路径和业务模式。

二是在发展消费金融的基础上推动产业金融。大湾区数字金融未来可考虑更多对企业客户的服务。在新一代数字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下,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价值释放为核心,以数据赋能为主线,扩大企业服务范围,推进产业金融发展,打造全方位产业金融服务方案。

另外,在发展境内业务的基础上扩展跨境互联互通。可从技术、货币和制度三个角度展开。在技术型融合方面,针对数据跨境互通这一关键瓶颈,推动统一数据跨境流动相关标准、发展区块链和隐私计算技术等相关数字技术;在货币型融合方面,凭借区位优势,大湾区可以加强支撑数字人民币走出去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顶层设计,并提供更多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应用场景;在制度型融合方面,可从加强相关机构协调不同区域的制度理解和执行入手。同时,还需要设置一套类似于宏观审慎政策的体系框架,在实现稳健开放的同时,保障金融稳定。

以南沙区为例,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南沙加快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在数字人民币推广方面,截至2022年底,南沙区各参与试点金融机构累计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17.6万个,落地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场景3300个。

“大湾区进一步发展数字金融仍需要更多政策支持。比如,加快金融大数据建设,为数字金融促进创新提供数据基础;推进数字新基建,为数字金融促进产业金融提供基础设施;清除一些政策障碍,让数字金融更好地支持跨境交易,促进粤港澳融合。”《报告》称。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