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林伯强:中国可从这几方面应对局部能源安全问题︱能源思考

第一财经 2023-02-28 20:57:57 听新闻

作者:林伯强    责编:任绍敏

在全球能源格局动荡下,为应对中国能源安全中的局部突出问题,还需要从几个方面努力,维护国内能源安全稳定。

1月12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名为《保护美国战略石油储备法》的法案,该法案规定,未来美方将禁止直接或间接地向中国出口战略储备石油。去年9月,为应对俄乌冲突爆发造成的石油价格上涨问题,美国总统拜登宣布释放出超过1.8亿桶的美国战略储备石油,实际上释放出的石油储备超过2亿桶,造成美国的战略石油库存达到1983年以来的历史最低点。

对于该法案,美国众议院能源商务委员会主席罗杰斯表示:“美国储备石油向中国售卖,可能会对美国的能源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实际上,根据美国能源部数据,2022年1~10月,美国对华出口石油近6700万桶,而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仅占其中的2%。由此看来,该法案极有可能是美方针对中国颁布的法案,目的还是为了制裁中国,并无其他实质性意义。

俄乌冲突以来,全球能源供需紧张,价格混乱且高企,作为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第一大国,中国的能源状况相对稳定。目前中国以OPEC和俄罗斯作为主要石油进口源,美国战略石油储备是否向中国出口对我国的影响并不大。

尽管目前石油占国内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不足20%,进口多元化,供应也相对稳定,但在能源供给不稳定、地缘政治摩擦频发的大背景下,石油安全问题仍然是中国能源安全最脆弱点,不可忽视。目前中国在能源系统中的84%依赖化石能源,石油对外依存度达72%,未来我国油气需求与进口量水平还将继续增长,因此,中国短期面临结构性风险,即油气对外依存度高,且不断上升。在全球能源格局动荡下,为应对中国能源安全中的局部突出问题,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维护国内能源安全稳定。

一是强化国内石油供给。在碳中和进程中,新能源是增长的主要方面,但是,油气对外依存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威胁在相当长时间内难以实质性降低。由此需要着力推进油气行业增储上产,加大国内石油产业相关投资,促进石油相关技术进步,提高石油勘探开发能力与效率。通过提升石油产能、增加石油储备,力争实现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稳中有降,强化石油安全保障能力。

二是降低对单一国家的石油过大的进口依赖,尽可能实现能源合作多元化。目前,中国石油进口渠道相对集中,远距离运输也使得通道安全的维护相对困难。由于中国未来短中期内石油与天然气需求与进口量水平还将继续增长,而中东作为主要石油进口地,地缘政治风险很大,对中国的石油进口存在威胁。因此,寻求相对安全的进口通道及多元化能源合作对象也是短期内强化能源安全的有效方式之一。

三是通过新能源系统实现对石油的有效替代,特别是电动汽车发展,是中长期解决石油安全问题的关键路径。具体而言,风电光伏结合电动汽车将会成为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的重要手段。风电光伏不仅具有低碳的特点,而且有很强的本土特征,目前中国在产业链和技术方面已步入国际前列。未来中国也需要持续加速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深入推进能源革命。例如加快推动西北地区风电与光伏的新能源建设,加快布局特高压运输与氢能技术储存等重大项目的开展。此外,国有化石能源企业应当抓住未来几年能源价格较高的时间窗口,加大向新能源转型方向投入,尽快使清洁能源增长可以满足能源电力需求增量,承担起守护国家能源安全的责任。

四是作为新能源系统中的另一关键要素,电动汽车也是实现能源安全的重要抓手,而且还是国际新型能源系统中的重要一环,不仅涉及技术,还涉及市场份额。由于短中期减少石油对外依存是能源安全的关键,需要依靠电动汽车减少石油用量,既满足碳中和目标要求,又可以立足本土,减少能源对外依存。通过配合清洁能源电力,电动汽车将在替代燃油汽车的同时,实现清洁降碳的目标。有必要进一步支持国内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推进电源侧清洁化与用电侧电气化,实现对石油的替代。应更为积极推动发展大电动汽车的战略,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使能源发展立足于国内产能,同时满足低碳发展战略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客观要求。

五是在电力供应体系的构建中,需要尽快建设智能电网,促进省际电网互联,并推动多元化电力结构,保障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下的电网的安全运行与消纳问题,这是国际能源竞争的核心关键。随着未来气候变化越来越不稳定,发生极端气候事件的可能性增加,加强电网建设和多元化电力结构,推进电网智能化将成为保障电力稳定供应的关键。可以通过有序用电的方式缓解季节性(冬季)的电力变动问题。同时,丰富电源种类,灵活发挥煤电压舱石的作用。通过区域系统互联电网,各区域之间调配、传输电力,来减少局部停电或供应不足带来的损失,同时有利于保障电网消纳问题。

六是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统筹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同发展,尽可能避免大面积能源短缺。只要国内能源稳定供应,便可应对国际变数。电力市场化建设是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关键,需要立足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基本前提,统筹协调可再生能源发电与煤电的关系,加快建立合理体现各类电源灵活性及稳定性价值的市场机制。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新能源市场体系逐渐完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有望成为电价机制中的重要一环。发展绿色电力证书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缓解可再生能源的消纳问题,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量价齐升,改善可再生能源运营商的收益水平,进而提高可再生能源的竞争力。

(作者系嘉庚创新实验室研究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