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专家圆桌:今年税费支持政策怎么变,哪些行业受益多?

第一财经 2023-03-07 14:33:43

作者:陈益刊    责编:秦新安

新政策将更加注重精准,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特困行业的支持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企业十分关心税费支持举措,而这也是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一大要点。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要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

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查的《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下称《预算报告》),则更详细地披露了今年的税费优惠政策细节及方向。

《预算报告》称,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阶段性降至1%,继续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分别实施5%、10%增值税加计抵减。适当延长个人所得税优惠等到期政策实施期限。聚焦科技创新、重点产业链等领域,结合实际新增出台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根据企业困难程度,依法对及时纳税存在困难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适当延长缓税时间。

目前上述增值税、个税优惠政策已经出台。近几年为应对经济下行尤其是疫情冲击,中国税费支持政策力度空前,比如去年一揽子退减缓税费规模超过4.2万亿元,这帮助企业纾困,为稳定宏观经济起到关键作用。但对短期财政冲击也比较大。随着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防控阶段,经济持续恢复,兼顾财政可持续性和继续给企业纾困,税费支持政策完善势在必行。但新政不搞急转弯,也不再一味强调规模性,而更加注重精准,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特困行业的支持,为微观主体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上述《预算报告》中关于完善税费政策释放哪些信号?未来可能会有哪些举措?对未来税费支持政策完善有何建议?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多位财税专家。

小微、困难行业支持政策延续概率大

第一财经:企业十分关心下一步到期的税费政策延续问题,今年财税部门已经优化延续了部分增值税、个税优惠政策。您觉得还有哪些税费政策会延续?如何优化?

普华永道中国行业发展与税务战略主管合伙人李军:我认为制造业等行业的留抵退税政策可能被延续及优化,例如进一步延续并扩大适用进项留抵退税政策的行业范围, 触及重点产业及其上下游领域;同时进一步提升对特定行业留抵退税的频次和效率等。

另外,一些鼓励行业或特定业务的优惠政策可能被延续及优化,例如继续实施宣传文化行业增值税优惠政策,对于集团内企业之间的无息贷款继续给予免税等。

澳洲会计师公会华东和华中区委员会会长诸斌:我认为对于中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旅游、餐饮、生活服务类企业的相关优惠支持政策,将可能得到延续。

另外与现代制造业相关的研发费用、新基建相关的优惠支持政策,以及上海临港、海南、珠三角等地对相关企业的优惠政策,将有机会得到延续。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李旭红:未来财税政策支持的重点继续跟随国家战略,以稳定宏观税负为原则,增强税费优惠政策的精准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政策保持一定的延续性,分类采取延续、优化、调整、加强等举措,有助于给与市场主体休养生息的时间及空间,助力宏观经济的企稳上升。

因此,坚持制度性安排与阶段性措施相结合,充分发挥政策惠企利民效能,包括延续多项涉及市场主体面广量大的税费支持政策,延续实施针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困难行业等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聚焦科技创新、重点产业链等领域,结合实际新增出台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等,持续增强各类企业活力,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增强创新发展潜力,助力稳就业、保民生,不断完善我国税费优惠政策体系,助力宏观经济大盘稳步向上。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施正文:从上述已经出台的针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优惠政策延续可以看出,未来一些政策不只是简单延续,而是同步优化后的延续。随着经济好转,考虑到财政承受能力和税收公平,税费优惠力度会有所降低,但依然保持一定支持力度,减轻企业负担。

科创、重点产业有税费支持新政

第一财经:预算报告也提出今年会结合实际出台新的针对性减税降费政策,聚焦科技创新、重点产业,在这方面您怎么看,有何建议?

李旭红:今年的预算报告继续体现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安排财税收支政策的特点,聚焦科技创新、重点产业链等领域结合实际新增出台减税降费政策,将积极支持我国重点领域的发展。

在具体新增出台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时,还应进一步细化支持领域,例如结合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领域要重点加强的基础研究,延续实施基础研究税收优惠。

此外,减税降费实质上是一种税式支出,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因此,减税降费政策要提升效能。在新增出台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时,应全面评估分析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政策措施,及时优化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方式。例如在研究出台重点产业链的减税降费政策时,结合发票等税收数据,针对重点产业链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出台税收优惠政策,继续有效使用税费优惠这一重要的政策工具,发挥税费优惠政策的持续性正向效应,架起红利快车道,助力我国2023年经济发展的良好趋势。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田志伟:在税收优惠政策激励创新方面,我建议完善我国的“专利盒”制度。

科技研发和创新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促进建设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器。对科技研发和创新的税收激励,有助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保持创新原动力,并实现创新的快速转化。近年来,我国已先后六次出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不断增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并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覆盖面。

现有研究发现类似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基减免有利于创新投入的增加,但对创新质量的提升不足。中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企业能够享受到的优惠程度是取决于研发费用的投入金额。而专利盒制度是取决于,企业因为专利或者其他无形资产而获得的收益,对其获得的收益适用低税率优惠。

相比之下,“专利盒”尤其是嵌入式“专利盒”制度更加关注企业的创新产出,企业的创新质量越高,享受的优惠越大,因此,更有利于助力我国实现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为此,建议完善我国的“专利盒”制度,引入嵌入式“专利盒”,将税收优惠用在刀刃上。

李军:建议可以将更多符合条件的科技创新类产品或服务,例如芯片类、生物医药类产品及相关服务,比照软件产品等,纳入增值税即征即退的范围,或直接给予免征增值税的政策。

另外,我们建议可以对相关企业涉及的与科技创新相关的跨境服务,在现有的跨境研发、软件服务、信息技术外包等服务零税率的基础上,给予全面的跨境服务零税率政策。

困难中小微企业缓税费再延长

第一财经:去年中国对制造业中小企业等缓税费7500亿元,今年陆续到期需要补缴。预算报告提出依法对及时纳税存在困难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适当延长缓税时间,如何理解这一表述,有何建议?

李旭红:这一举措首先是体现了财税政策的精准性和针对性,结合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存在的实际困难“对症下药”,制造业中小微企业恢复生产后,企业还面临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回款周期长的双重资金压力,延长缓税时间则相当于将这笔“无息贷款”的期限再次延长,将为企业资金周转、扩产提效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之一是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发展迅速,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脱颖而出,及时为纳税存在困难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长缓税时间,有利于培育出更多的专精特新企业,使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在工业基础领域深耕细作。

此外,适当延长缓税时间强化了年度间政策衔接,避免政策断档或急转弯,给企业带来了缓冲时间。

诸斌:延长缓税时间,不是免缴,主要作用是帮助企业缓解某个特定时间段内的资金链压力。从金额或者绝对值上而言,需缴税的金额是维持不变的。这也就意味着,延长缓税时间,一般是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比如疫情,或者由于其他客观条件导致的企业普遍资金流整体受压的情况下,推出的一个应急之策。

随着今年整体经济形势的好转,我认为企业现金流短期受压或者资金流短缺情况,会得到缓解。延长缓税时间的激励力度,在2023年边际效应会递减。因此,上述延长缓税费政策针对某些特定区域、或特殊时间段是可取的,但是否在全国大面积展开需要慎重。

因为对企业而言,如果企业前几个月不补缴税,此后要把当月和以前几个月的税费一次性交纳,从现金流的波动来看,不一定有利。因此需要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来实施该政策。

李军:缓税政策有利于企业的现金流,对于经营困难的企业可以解燃眉之急,有利于在目前经济逐渐恢复的情况下为中小企业减轻资金负担。

需要注意的是,缓税并不是不需要纳税,而且给予企业一定时间来改善经营和现金流之后再纳税。企业可以用缓税政策来“救急”,但是从长期来讲还是需要企业致力改善经营,才能有比较充足的现金流缴纳税款。

田志伟:2021年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些制造业中小企业的税费缓缴政策。缓缴税费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现金流问题,相当于给企业了一笔无偿贷款,对企业克服经营困难意义重大。

近来,制造业中小企业缓交税费政策陆续到期,企业不仅需要缴纳现阶段当期的税费,还需要补缴之前所缓缴的税款。这虽然是企业作为纳税人的应尽义务,但考虑到我国疫情刚刚结束,企业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回暖与喘息。因此,可以适当延续这一政策,助力制造业企业尽快从疫情的影响中恢复过来,这对于稳就业,稳经济主体等均具有重要作用。

施正文:预计一些困难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还可以延缓税费半年左右时间,此后再根据经济等形势,再看是否有必要进一步延长时间。补缴税费时,为了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可以考虑推出分期分比例补缴税费。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