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市民对流感病毒治疗药物的需求,北京市药监局多措并举保障药物供应平稳有序。记者了解到,近两周,已向市场投放用于治疗甲流的药品奥司他韦130万盒,感冒清热颗粒、金花清感颗粒等36种流感治疗推荐中成药库存充足。
其中,对儿童医院、儿研所和开设儿科门诊的综合医疗,北京市药监局加强点对点精准保供。近七日,北京市主要批发企业向医疗机构供应奥司他韦颗粒(儿童用)53.5万盒,奥司他韦颗粒(成人用)7.6万盒。在保障社会面供应方面,主要批发企业向药品零售企业供应奥司他韦颗粒和胶囊共55万盒,其中十大连锁17万盒,零售单体药店20万盒,电商渠道18万盒。记者从北京市药监局了解到,近两周,已向市场投放奥司他韦130万盒。预计3月15日前,第一批共计12.5万粒京产磷酸奥司他韦胶囊也将上市。
根据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20年版)治疗药品目录中的替代药品情况,以及北京市中医药局发布的《2023年北京春季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包括感冒清热颗粒、金花清感颗粒、银翘解毒丸、柴胡口服液、儿童清肺口服液等在内的共计36种中成药,都是流感治疗的推荐药物。记者从北京市药监局了解到,本市药品批发企业已加大采购,加强甲流治疗同类可替代药物供应,目前商业库存充足,且市场供应充足。例如,流感抗病毒替代品种帕拉米韦库存4.8万盒、疏风解毒胶囊库存4万盒、连花清瘟库存45.7万盒、金花清感颗粒库存7.8万盒。其中,连花清瘟、金花清感、双黄连、安宫牛黄丸等本市具备自有产能的药品,生产有序,企业库存充足。
北京市药监局副局长王厚廷表示,从目前每日“产、进、销、存”的情况看,综合考虑去年同期市场销售和居民集中购药的情况,市场供应总体平稳、有序、可控,市民可结合需要遵医嘱选购服用药品。北京市药监局将持续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增加相关药物采购和投放,进一步加强趋势分析,力保市民需求。
近年来慢阻肺病在中国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并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然而这种被称为“第三大死亡杀手”的疾病知晓度并不高,未引起公众足够的重视。
眼科治疗板块持续拉升,何氏眼科20cm涨停,普瑞眼科、昊海生科涨超10%,华厦眼科、吉贝尔、莎普爱思、兴齐眼药等跟涨。
眼科治疗概念股强势走高,何氏眼科、普瑞眼科、伟思医疗均实现20%涨停,南微医学、华厦眼科、可孚医疗等大涨跟随。
Car-T这类基因药物在未来的肿瘤治疗方面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今天的价格仍然过于昂贵了。中国CDMO企业入局可以把基因治疗药物的生产成本往下降。
现在的证据表明mRNA疫苗可以应用于各种疾病领域,包括癌症、传染病、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罕见病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