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粤港澳高校合作势头正盛 各地如何实现优势互补

第一财经 2023-03-15 23:26:38

作者:黄琼    责编:任绍敏

粤港澳大湾区内应该形成高校互通、相互借用,而不是重复建设,否则就失去一体化的意义。

自香港重启通关后,粤港澳大湾区内大学间的学术交流、合作氛围日益浓厚。

2月以来,深圳市人民政府、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香港特区政府总部签署《关于进一步深化合作的补充协议》;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科技大学也开启多次访问交流;湾区内,合作办学的教师也可顺利往来两地教学、交流。

在业内人士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各城之间关于教育的交流早已开启。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发布,明确要推动大湾区教育合作发展,大湾区内的高等教育合作便有了更大的发展平台。在新形势之下,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应如何优势互补、合作模式如何实现区域创新,值得探讨。

大湾区高校开启合作模式

“以往是民间交流,现在是政府搭台,各校开启了更广阔的合作模式。”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卢晓中教授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规划》明确,推动教育合作发展。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鼓励联合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支持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引进世界知名大学和特色学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2020年11月,教育部和广东省政府联合印发的《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提出,持续推进高等教育合作发展,把大湾区打造成为国家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重要枢纽,以及内地与港澳教育全面合作发展的生动典范,建成世界领先水平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国际教育示范区。

《规划》指出,到2025年,大湾区高等教育规模、结构、布局更加协调,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发展特色更加鲜明,资源要素自由流动机制取得突破,人才协同培养体制机制基本确立,区域高校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能力明显增强,在若干重要领域产出引领性原创成果。

卢晓中认为,大湾区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了由政府搭台、高校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这种合作模式的特点一是在于不是帮扶式的合作,而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式的合作;二是可以形成资源高度共享;三是规则的衔接和机制的对接尤为关键,需要全面准确把握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三种法律体系”的中国特色和充分利用“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让高等教育建设更加开放、更加国际化。

近些年来,有一批高校建设项目在大湾区落地。2023年,大湾区预计将有4所新大学开始首次招生,分别是广州交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大湾区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与此同时,香港理工大学(佛山)、香港都会大学(肇庆)、香港大学(深圳)还在建设中。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副教授陈建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政策支持和市场推动下,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将形成学校+、学科+、研究团队+的多层次、宽领域和深融合的合作模式,产业与高校的合作,高校之间、高校科研团队和实验室之间的合作将会更有利于高校发展。

各地如何实现优势互补

依托于多年的长足积累,大湾区内高等教育资源优势日益显现。根据《世界大学第三方指数研究报告(2022)》,在中国上榜的288所高校中,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排名前10。粤港澳大湾区内,2022年上榜的学校共有23所,广东珠三角九市高校排名上升幅度最明显,中山大学名次上升至全球第132位,指数得分首次超过香港城市大学。

值得注意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内包含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高等教育在此发展建设中,仍存在着政策、融合机制、教育质量不均匀等多方面的困难和挑战。同时,各地在高等教育发展和产业结构方面也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将如何形成深度互补?

在陈建伟看来,粤港澳大湾区虽然不是每个城市都有著名高校,但是一些城市形成了重要的产业转移承载基地,在进行科技创新成果转换和产业化方面独具优势,在吸纳人才方面更具潜力,因此城市之间形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人才产业化配置的分工、形成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转化的分工,相得益彰。

香港城市大学创新创业平台资深导师、Co-Found智库秘书长张新原对第一财经称,根据目前发展状况和特点来看,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应推进多种形式合作、互补发展、共同发展和特色发展的合作模式。区域内各地高校之间,要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深度交换、交流和互访学习,并逐渐打破地理和政策的一些限制,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大湾区高等教育更高质量和更高水平的提升。

同时,张新原建议,大湾区高等教育也要充分发挥港澳的国际化资源优势和广东丰富学科和专业资源优势,在注重粤港澳三地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差异化下,进一步协调推进适应于大湾区发展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体系建设。对于高教资源相对较少的深圳、东莞、佛山等地,可以利用该地区产业的特点,加大教育与产业对接,开展产教融合的发展项目。

对于大湾区内合作办学,深圳大学经济学教授钟坚则持谨慎态度,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区内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趋势会进一步加强,文化教育合作也会进一步发展。香港高等教育发展比较先进,对湾区的合作和辐射会进一步加强,但湾区内应该形成高校互通、相互借用,而不是重复建设,否则就失去一体化的意义。同时,深圳建设高校数量要适可而止,高校需要政府长期大量财政支撑,应避免未来出现烂尾现象,在增加高校数量的同时,关键要提升质量。

同时,在卢晓中看来,湾区内的大学教育还应思考如何来支撑科创湾区的建设。他建议,一是在教育体系上,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式应该多样化,既有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还要有职业院校,根据产业需求来优化教育结构;二是应该注重高端人才的培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三是注重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科创企业和大学积极探讨在人才培养方面如何优势互补、联合办学;四是高等教育内部要深化改革,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通过这种集群、合作模式,推动科创领域的一些卡脖子难题得以解决。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