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光伏一体化龙头的晶澳科技,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硅片、电池及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其中,营收与毛利主要由光伏电池组件业务贡献,占比超过95%。
2022年,该公司的光伏组件营收占比为96.38%,光伏电站运营占比为0.58%,其他业务占比3.04%。
产能方面,截至2022年底,该公司拥有光伏组件产能近50GW,上游硅片和电池产能约为光伏组件产能的80%。按照该公司的产能规划,2023年底光伏组件产能将超80GW,硅片和电池产能将达到光伏组件产能的90%左右。
同日晚间,晶澳科技宣布斥资超百亿扩建一体化产能。公司公告显示,投资项目为鄂尔多斯高新区年产20GW硅片、30GW电池项目,预计投资额为128.42亿元。
针对此次产能扩产对公司的影响,晶澳科技认为,上述项目的投资建设符合公司未来产能规划的战略需要,有利于公司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项目投产后,能够有效提高高效产品的产能,满足市场对高效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市场份额和一体化盈利能力。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该公司从2010年开始进行光伏产业链垂直一体化的布局,从单一的电池环节向上游硅片和下游组件、电站扩展。2021年,该公司光伏组件全球市占率为14%。
第三方咨询机构PV InfoLink统计数据显示,该公司2017年至2021年光伏组件出货量连续多年居全球前三名,2022年位居行业前列。
此外,该公司六成以上的光伏组件产品出口海外,高溢价的海外市场也是其全球布局的“必争之地”。
截至目前,晶澳科技在海外合计拥有4GW硅片、5GW电池片和4GW组件产能,海外一体化产能为4GW。
东吴证券认为,东南亚产能豁免美国双反税,有利于对美出口;2023年该公司美国建厂2GW,或将受益《通胀削减法案》(IRA)法案获得税收优惠,对美国出货翻倍增长。
2024年,隆基绿能净亏损86.2亿元,晶澳科技净亏损46.56亿元,天合光能净亏损34.43亿元,四大组件厂中仅晶科能源实现盈利。
截至今年一季末,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约291亿元,偿还短期债务尚可无虞。
191家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被出具“非标”意见,还有8家公司年报“难产”
过去三年,营收、净利保持双位数增长的企业占比均在7%左右,主要集中于电力设备、电子、汽车、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等行业。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认为,光伏行业已进入中低速的增长阶段,2025年的市场发展有较多不确定因素,新增装机可能是没有增量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