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复星医药披露年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9.52亿元,同比增长12.66%;净利润37.31亿元,同比减少21.1%;基本每股收益1.43元;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2元(税前)。
分业务来看,报告期内,集团制药业务实现收入308.12亿元,同比增长6.60%。其中,新品及次新品保持快速增长,同比增长超20%,新品和次新品收入在制药业务收入中占比超30%,主要是新上市产品汉斯状、捷倍安的收入贡献以及次新品汉曲优、苏可欣增长贡献。
研发方面,集团制药业务研发投入50.97亿元,同比增长13.62%,制药业务研发投入占制药业务收入的16.54%;其中,研发费用为35.52亿元,占制药业务收入的11.53%。
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9.49亿元,同比增长17.03%;分部业绩5.21亿元,剔除2021年亚能生物股权转让等因素影响后,同口径增长11.87%;分部利润7.71亿元,同口径增长2.33%。
医疗健康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0.8亿元,同比增长47.64%,剔除报告期内新并购的广州新市医院等因素影响后,同口径增长33.56%,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线上业务的增长以及线下医院收入的恢复。
医药分销和零售方面,2022年,国药控股实现营业收入5,521.48亿元、净利润143.4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2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97%、9.80%和9.89%。
截至今日收盘,复星医药涨0.44%,报32.3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寄希望于年轻人,鼓励他们将个人奋斗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一季度,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医疗器械商品进出口总值11.29亿元,同比增长397.36%。
一方面大量国产医疗创新公司崛起,具备了生产与国外技术质量相当的产品的能力;另一方面,最新的关税战也令美国医疗器械出口中国市场的成本大幅提升。
复星医药持有复宏汉霖的股权比例将增至63.43%。
美归根到底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无论利用何种技术手段,医美机构都不能成为“容貌焦虑贩卖者”,而应积极帮助求美者建立合理的心理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