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29日)上午,在贸促会举办的3月份月度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发布了《2022年度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报告》。
《2022年度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经贸摩擦整体加剧,所有月份的指数均处于高位,指数月均值比上年增加205个点。
分国家和地区看,大国引发的经贸摩擦加剧,美国、巴西、印度、欧盟、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半数以上月份的经贸摩擦指数处于高位。欧盟、美国发布限制措施的数量居前两位,欧盟占总数的25%,美国占18.8%,中国只占2.3%。从分项措施看,进出口限制措施、进出口关税措施、其他限制性措施这三类措施指数的月均值同比均明显上升,贸易救济措施指数、技术性贸易措施指数同比均有所下降。
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 王琳洁:这反映主要国家经贸限制措施工具箱使用更加多变,关税措施、管制和制裁、知识产权、国家安全审查等逐渐成为常用工具。
从行业领域看,全球经贸摩擦集中在电子、运输设备、轻工、机械设备等领域,这些行业的企业经营风险明显增加。
在全球经贸格局加速重构背景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杨帆表示,中美工商界是双方经贸合作的主力军,也是受益者。
今年1—7月,中国同东盟贸易规模达5970亿美元,同比增长8.2%,占同期中国外贸总额的16.7%。
当国际金价飙上每盎司4000美元、金饰需求趋缓时,金饰行业正在寻找新的破局点。
对于联邦政府的援助计划,美国豆农也明确表态:相比补贴,他们更想要稳定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