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顺利出坞。大型邮轮在造船工业上是与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航空母舰并列的三颗明珠之一。大型邮轮建造方面的突破,体现了我国造船业不断向高附加值和多元化高端船海装备领域的升级。
大型邮轮顺利出坞不单是有了一个“海上移动的城市”,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基础带起了新材料、零部件、设备系统的研发与建造,吸纳了大量企业分工与合作,今后发挥好国产大型邮轮产业链“链长”作用,将有力带动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
数据显示,这艘大型邮轮的零部件数量多达2500万个,相当于大飞机C919的5倍、复兴号高铁的13倍,线缆超过4300公里。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
上月下旬,国产大飞机C919也顺利实现商业飞行。有专业机构预计,未来20年,国产大飞机延伸的产业链价值可高达数十万亿美元。这样受益的就不单单是航空制造业,更会对国民经济多个行业产生积极带动作用。
无论是大型邮轮还是C919,都体现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突破的充分魅力:既可以培育一个产业链条,也可以持续带动整个产业链条水平的不断提升。这显然是今后在高质量发展前提下需要着力的方向。
首先是要明确重点,继续加大投入,尤其是国家方面的投入。
无论是大型邮轮还是C919,都是“国之重器”的一部分。C919不必多说,世界上能制造大飞机的只有美国、欧盟、俄罗斯和中国;大型邮轮则代表着当今全球船舶工业的最高水平,也象征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既然是“国之重器”,就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继续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国产大飞机、大型船舶产业,都属于典型的高精尖产业,需要长期技术投入。政府可鼓励科研院所、研究机构与企业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加大对核心技术基础性研发投入的政策补贴。
今后,要在石油天然气、基础原材料、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农作物种子、科学试验用仪器设备、化学制剂等方面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同样需要国家大规模的投入。
其次是积极鼓励民营资本加入到高端制造业创新发展中来。
鼓励民营企业加入高端制造业领域,让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将带来更多资金、人才和创新发展模式,让相关产业集群在协同发展中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比如说,在大型邮轮的建造过程中,相关建造部门通过与全球101个供应方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了在设计、原材料制作、现场施工、调试交付上的全流程合作。这其中不乏国内在相关领域具备优势的民营企业。
其三是所有的技术进步都是为了促进产业链条的优化升级。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在上海调研时指出,要尽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这其中很关键的一点是,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各企业融通协同创新。
总之,国产大型邮轮的顺利出坞和C919的顺利商飞等,都体现出在关键制造业领域突破的重要引领作用。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突破,则将促进和带动产业链条的不断提升。
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8.0%及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完成坞内起浮
过去一周,多晶硅价格震荡下行,硅片价格继续下行,电池和组件价格同样呈继续下探趋势。
面对未来日益增多的挑战,除了坚持自力更生和自主创新外,保持适度甚至最大程度地开放,对我们而言至关重要。
尽管订单类指数均有回升,但较大程度受春节后生产准备等因素影响;反映需求不足的企业占比仍超60%,需求不足问题仍然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