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云健康(09955.HK)6月12日发布公告称,由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上海市医学会临床药学专科分会、上海市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牵头,智云健康联合全国35家三甲医院共同制订的“互联网医疗智能辅助审方系统的构建与应用”专家共识,近日在上海发布。
公告显示,此次专家共识基于医疗相关机构审方系统的构建经验,对互联网医疗智能辅助审方系统的构建和应用提出建议,以进一步促进互联网及数字医疗诊疗和审方工作的规范化,提倡合理用药,保障用户的诊疗及用药安全。
公告称,此次院外智能处理和流转数字化诊疗处方的专家共识,系国际首家,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统一标准的空白,公司是参与该共识制定的唯一技术单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剧,群众追求健康生活的意识提升,在医疗健康领域支出规模庞大且持续增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2020年中国医疗健康支出总额已达7.23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预计到2025年及2030年,这一支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11.49万亿元和16.64万亿元,2020至2025年及2025至2030年复合增速分别将达到9.7%和7.7%。另一方面,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资源短缺状况依然存在,部分人口密集地区群众难以获得优质医疗资源和治疗方案。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消除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带来了全新解决方案。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推动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提升跨区域诊断效率,帮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2018年以来,我国持续加大互联网医疗产业发展力度,陆续发布了关于互联网医疗的纲领性文件以及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和远程医疗等领域的配套文件,并推进互联网医疗保障结算服务,逐步扩大医保对于常见病、慢性疾病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支付范围。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面向医疗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推进互联网、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应用,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交换与保障体系建设。
智云健康作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化慢病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深度聚焦患者需求的智慧化、数字化、精细化的慢病管理服务,依托创新商业模式和技术优势,近年来持续扩大在医院端及院外市场的业务覆盖规模。借助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契机,公司还基于自主研发的智云大脑,积极开拓“AI+ 数字化”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场景,目前已成为AI医疗领域布局领先的公司。
在AI等技术加持下,对电子药方的有效审核可以显著提升互联网医疗处方合理率,保障用药安全,极大程度推动互联网医疗的快速发展。公司此前已建立了远程处方管理系统“智云问典”,解决了此前完全靠人力进行远程处方审核所带来的低效与误判等问题,极大提升了远程处方管理的系统性、准确性和高效性。在此次专家共识中,智云健康再度基于其自主研发的智云大脑,主导制定了系统建设的技术框架、标准、要求和数据要素,提供了技术研发、数据处理及人工智能分析处理的专业能力。
智云健康方面表示,身处“AI+数字化”浪潮之中,公司将凭借技术和资源优势紧抓医疗健康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机遇,积极推动“AI+数字化”的技术突破和落地。
AI技术不但能在药物靶点筛选、适应证预测等环节缩短研发时间、降低研发成本;一些自动化智能设备的投入也能确保药械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我国已累计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截至今年3月底,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为83.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66.2%。
大模型的发展,对整个中医药行业发展,可以产生更大的应用价值,在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未来会产生更多的商业模式。
百货零售企业2024年业绩出现分化,新世界、百联股份实现业绩翻倍,国芳集团业绩下滑超60%。
坚持向“数字化”借力,当好内容端的“转化器”、需求端的“传感器”、体验感的“倍增器”,加快构建与新的技术环境相适应的公共文化建设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