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周杰伦演唱会门票秒没,黄牛票炒至15万元,到底是谁抢走了我的票

第一财经 2023-07-20 16:51:50

作者:揭书宜    责编:陈姗姗

或许建立全国统一的演出票务监管服务平台、实时监测演出票源及流向才是最终解。

7月18日,周杰伦嘉年华巡回演唱会天津站门票开抢,一共有四轮抢票机会,分别对应四日的场次。

大麦网显示,放票近13万张,超527万人标记“想看”。不少网友表示本次抢票又“陪跑”了,门票“秒没”。

除了抢到票的少部分歌迷外,一部分票源流向了“黄牛”。在演唱会行业,“黄牛”的存在已经是一个顽疾,演唱会门票的实名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遏制“黄牛”倒卖,但或许建立全国统一的演出票务监管服务平台、实时监测演出票源及流向才是最终解。

票去哪了?

在众多歌迷都未抢到票的情况下,一些电商平台上已经出现了售卖周杰伦天津站门票的“黄牛”。此前甚至还有人将2张连座票炒至15万元,但大多数门票价格处于700-10000元之间。

从大牌流行歌手演唱会,到选秀明星演唱会,再到影视剧衍生的演唱会,均能在各自二手平台买到“黄牛”票。

那么,“黄牛”票又是来自哪里呢?记者咨询的一位“黄牛”透露,票的来源就是主办方。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演唱会行业人士也对记者表示:“演唱会门票出来后一般会流向几个地方——演唱会团队人员,主办方团队,当地歌迷会,官方网站,黄牛。”他表示,“黄牛”往往是从主办方拿的票。由于监管部门对演唱会的票价会有一定限制,而通过“黄牛”售卖,就能够将高价的责任“甩锅”给“黄牛”。而如果通过官网提价,主办方则避免不了舆论的压力。

此外,电商平台上还出现了提供代抢服务的人士。由于许多演唱会门票实行实名制,绑定身份证信息,客户比较担心直接转让门票的有效性,所以很多人倾向于找代拍。

“可以用你的号,给你录屏抢票过程,纯手工!失手不承担精神损失费!没抢到退全款!抢到了你立马登录,付款没来得及付款的话也是要给我代拍费的!不同要求不同价格来问!”一位代抢服务提供商对记者表示:“专业团队成功率非常高。”

据记者了解,这种代抢的价格大致在200元-500元一张。也有一些是非手工抢票的代抢,他们会借助特殊软件。

如何遏制“黄牛”倒卖

值得注意的是,周杰伦天津的这场演唱会并没有强制实名制抢票,或许是因为原定于2020年4月举办的周杰伦天津场演唱会推迟至今年举办,有部分非实名制的票早在2020年已经售出。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刘旭分析称,通常情况下,演唱会门票实名制会有助于遏制“黄牛”倒卖演唱会门票,但前提是做好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以及简化退票手续。票务平台可以设置退票手续费或者适当推迟退费时间,禁止私下转让门票,这样可以阻断二手门票交易,并增加倒卖成本。此外,活动举办方或票务平台还可以对信用好的老用户给予更多便利,例如衍生品优先购买权或适当的折扣,对连续三次退票的用户设置购票权限上的限制等。

不过,刘旭也表示,如果演唱会举办方乐见“黄牛”炒作,借此提高演唱会热度,那么就有可能抵制实名制购票,甚至不排除还会主动联系“黄牛”炒作。“疫情防控刚刚优化,有些演唱会举办方难免会担心上座率不高,所以会出此下策,借助门票销售中留给黄牛炒作的漏洞,间接增加演唱会的话题感,带动媒体报道,增加公众的关注度。但是,当正常的生活逐渐恢复,人们普遍更倾向于以合理预期的价位享受不同消费档次的线下文娱活动,这些活动的大部分举办方应该也会逐渐回归理性。”

值得一提的是,实名制售票也不能100%遏制“黄牛票”的存在。

由于实名制售票在购票时都需填入观演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所以消费者担心在“黄牛”购买的门票会在入场验核时出问题。一位“黄牛”就对记者表示:“不用身份证,(需要)身份证只是网传消息。非要实名的票也能进,但是有规则,需要操作。”他还表示不用过于担心,大家都是“诚信”做生意的。

目前,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了“黄牛”行为,譬如北京多部门就联合开展打击演出票务市场“黄牛”非法倒票的专项整治工作。

6月27日,中消协发布2023年“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直指演唱会相关票务平台的问题。中消协在报告中指出,6月以来,多地举办演唱会,“抢票”“退票”“黄牛”等词语频繁出现在网络舆情的吐槽声中,人们对于大麦网等相关票务平台的退票问题质疑不断,主办方、经纪公司、票务平台、消费者等多方之间的矛盾难以厘清。

中消协呼吁,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加强演出票务运行、票源流向的监督管理,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演出票务监管服务平台,实时监测演出票源及流向,推动票仓公开透明,促进演出票务公平交易。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