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台风“杜苏芮”影响,7月29日7时至8月1日14时,天津市平均降雨量119.2毫米,最大降雨量238.9毫米,预计8月1日夜间至8月2日仍有分散性雷阵雨。受极端天气影响,海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到大暴雨,部分地区出现特大暴雨。
随着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上游泄洪量加大,天津市境内河道水位逐步上涨。8月1日22时10分,永定河水头进入天津市武清区邵七堤,实时水位9.32米(大沽高程),流量66.6立方米/秒,预计后续会持续加大。根据水文预测,大清河新盖房分泄洪水8月6日前后抵达天津市,子牙河洪水8月7日前后进入天津境内。
应急管理部向天津调拨棉褥、毛巾各1万条,国家防办紧急调拨编织袋100万条、长丝土工布30万平方米、腹膜编织布50万平方米、救生衣1万件。市防办全力开展防洪抢险救援工作,市减灾委办公室于7月31日16时启动天津市自然灾害救助四级应急响应,对受灾区申请市级自然灾害救助资金补助、申请市级救灾物资、医疗卫生防疫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市水务部门巡查堤防1018人次、6436公里,在7处险工险段和堤防薄弱段搭设子埝8570米、铺设排体2095米。市城市管理委成立专项检查组赴永定河泛区和东淀蓄滞洪区指导检查工作,及时停止永定河泛区武清区4个镇、34个村的燃气供应,妥善处理6500只气瓶,加固新兴燃气站LNG储罐、切断电源,确保安全。市住建委与静海区连夜调动中建三局、中建六局、中铁建大桥局、中交集团三公司、市住宅集团共计5家施工企业队伍1200人,紧急加固大清河3公里堤坝。市交通运输委组织行业相关运营企业,对公交场站、客运站等重点点位人员物资和防汛应急车辆储备情况进行检查,公交集团预备应急车辆269部、人员540余人。市农业农村委赶赴武清区指导永定河泛区养殖畜禽转移处理工作,市动物疫情处置队、市农业有害生物防治队人员上岗到位。
武清区防指将区防洪Ⅲ级应急响应升级为I级。截至1日0时,相关人员全部转移安置完毕,共转移群众33455人。北辰区防指启动防洪Ⅰ级应急响应,组织涉及转移的2053人全部安全安置。西青区防指将区防洪Ⅲ级应急响应升级为Ⅰ级,组织杨柳青镇325人、辛口镇6人自行转移完毕,整理赤龙南街4处住宅区作为接收静海区转移人员安置点,转移避险农村危房群众73户135人,加固东淀蓄滞洪区内4个油气长输管道,储备重要生活必需品6886吨,满足转移人员生活需求。静海区提前准备大巴车200台、协调市交通集团100台,货车100台,准备方便食品1.2万件、饮用水6万瓶,做好东淀转移准备。调动机械设备23台、运土车26台、抢险人员1750余人,使用消耗编织袋16万条,筑堤加固大清河右堤1500米,确保河堤行洪安全。滨海新区紧盯子牙新河等洪水入境河道入海口、河滩地、漫水桥、船舶码头等受洪水威胁区域,出动巡查人员3543人,预备作业机械车辆67台、编织袋15万条、砂石料7万立方米、木桩1000根等抢护物资,做好抢险准备。蓟州区防汛抢险救援队伍31462人热备待命,派出巡查组1865组次4355人次,检查6033个点位,整改隐患428处,预置抢险人员14435人,预置排水装配352台套,预置抢险装备940台套,转移山洪地质灾害威胁区域群众25户73人,为平安度汛、安全度汛奠定有力基础。
天津自贸试验区挂牌设立十年来,实施686项制度创新举措,49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
到2027年,在GPU、AI操作系统、工业软件、智能装备等领域,攻克50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20项重点新产品。
“立足天津实际,坚持因地制宜,把推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升质量作为工作抓手,扎扎实实地做。”
近年来,由于医药、医疗、医保费用快速增长,住院率高企,叠加参保人数下滑,部分地区居民医保基金透支问题逐渐显现。
26个万亿城市中有20个城市去年GDP增速高于或持平全国增速(5%)。泉州为何能在这些城市中脱颖而出,跑得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