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于暑假人员流动性密集,新冠感染又出现了一波小高峰,一些人甚至称自己已经“三阳”。
根据8月3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7月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7月24日至30日,新冠病毒阳性率13.4%。
有人按照3-6个月感染一次新冠的免疫力周期推测,预计下一波新冠流行可能出现在今秋11月左右。
不过在专家看来,这样的推测其实是“误解”了新冠的流行趋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预测下一波疫情在11月其实是误解。个人觉得新冠总的流行趋势是小波不断,波峰趋缓,一波更比一波低。除非有特别明显的新的变异株出来。”
目前在我国流行的新冠变异株仍为XBB亚型变异株。根据中国本土新冠病例变异监测情况,今年7月,我国送报的病例样本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涵盖116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XBB系列变异株,占比前三位的分别为XBB.1.9及其亚分支、XBB.1.16及其亚分支、XBB.1.22及其亚分支。
8月9日,世卫组织将一种命名为EG.5的新冠变异株归类为“感兴趣的变种”。然而,EG.5虽然看起来是一种新的变异株,但世卫组织报告称,该变异株由奥密克戎XBB.1.9.2变异株衍生而来。
王新宇表示,目前新冠处于一个相对平稳、低谷的阶段,这也与全球的趋势一致。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徐建青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世卫组织的数据来看,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新冠的感染还是维持在低水平、死亡的绝对人数也是低水平。”
针对近期被推上热搜的“三阳”,王新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三阳比较少,但也不是没有,确实我们也碰到过在短期内可能三个月后又感染一次的情况,但是大多数这些患者都是比较轻症的。”
目前有12家医院停止服务,24家医院部分运行并因燃料短缺面临随时停业的风险。
EG.5变异株占比呈上升趋势,从4月的0.6%增长至8月的71.6%,目前已在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形成优势流行。
新变异株与目前占主导地位的XXB.1.5相比,发生了36个突变。但该变异株是否能够在竞争中击败其他病毒株,或者在逃避先前感染或疫苗接种的免疫反应方面具有优势,还有待观察。
大V有话说 | 总体看,现在处于一个相对平稳、或者说低谷的阶段。实际就诊患者中,短期内重复感染、“三阳”的情况很少,“四阳”几乎没有。
“基于新冠的传染性极强,得过新冠后抗体自然衰减及没有绝对的保护性新冠疫苗,基本上多数人每年会感染1-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