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重点,我国服务贸易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显示出较强的发展韧性。
今年上半年,服务进出口总额达3.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同比增长12.3%,占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提升至43.5%,服务贸易发展的质量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8月21日,国新办举行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和2023年服贸会筹备工作进展新闻发布会。商务部部长助理陈春江表示,将推动出台关于服务贸易开放创新发展的政策文件,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适应服务贸易发展特点和发展需要的政策措施。持续推进世贸组织服务贸易国内规制谈判成果在国内的生效实施工作,推动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目前,旅行服务是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增长最快的一个领域。今年以来,随着我国采取“乙类乙管”措施,积极调整外国人员来华签证及入境政策,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业务,国际航班数量加快恢复,旅行服务贸易快速回暖。
今年上半年,我国旅行服务进出口6509.4亿元,同比增长65.4%,成为增长最快的服务贸易领域。其中,我国旅行出口445.5亿元,增长52.4%;进口6063.9亿元,增长66.4%;旅行服务贸易占我国服务贸易整体比重达20.8%,比去年同期提升7.2个百分点,上半年我国旅行服务已经回升至我国第二大服务贸易领域。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司长王东堂介绍,中国一直是全球最主要的出境旅游消费国之一,众多中国游客为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收益,也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增长和经济的复苏。今年以来,有关部门连续公布3批出境团队游国家和地区名单,中国出境游市场持续升温,显示出我国旅客旅游消费信心正在加快恢复,出行热情正在加速释放。
当前,随着外部需求减弱、风险挑战增多、规则竞争突显,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仍面临一定压力和挑战。陈春江表示,但要看到,我国服务业基础不断夯实,服务领域对外开放持续深化,数字化、绿色化“双轮驱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有利因素在不断积累。预计全年服务进出口规模将保持增长,贸易结构将持续优化。
陈春江表示,下一步,将加快出台服务贸易相关政策举措,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推动出台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初步形成中国跨境服务贸易梯度开放的制度体系。升级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高标准建设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进一步推动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提质升级扩围,在更多领域培育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服务出口新的增长点。
据介绍,本届服贸会定于9月2日-6日在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区举办,以“开放引领发展,合作共赢未来”为年度主题。
今年是中国全面恢复线下展会的第一年,本届服贸会加大了线下邀请力度。截至8月20日,2200余家企业线下参展,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500多家,覆盖了28个服务贸易前30强的国家和地区,整体国际化率超过了20%。
面对服务零售“非标化”与“规模化”的天然矛盾,大型互联网平台正积极发挥技术能力优势,成为破解困局、驱动行业升级的核心力量。
截至6月24号,共有22个地区开展了225场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参与的外贸企业和采购商超过了1.9万家,成交额248亿人民币。
双方将进一步发挥好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继续保持沟通对话,不断增进共识、减少误解、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行稳致远。
4月以来,10余家平台落实落细订单直采、外贸专区等8项举措,吸纳超3100家次外贸企业入驻,外贸专区销售额超11亿,直接采购约100亿。
中方支持全球企业按照市场原则,深入开展科技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推动科技创新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中方密切关注美方措施执行情况,将采取坚决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