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扩内需、减税费等一系列经济稳增长政策出台,中小企业发展指数连续三个月上升。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11日发布的8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为 89.4 ,比上月上升0.1点,高于2022年同期水平,但仍处在景气临界值100以下。
分行业来看,工业、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批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和住宿餐饮业指数分别比上月上升0.3、0.2、0.2、0.1和0.1点,而建筑业、房地产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指数分别下降0.4、0.1和0.1点。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指数连续4个月上升,社会服务业和住宿餐饮业指数连续两个月上升,暑期消费对服务业的拉动是主要原因。
分项指数来看,8月份,宏观经济感受指数、综合经营指数、市场指数和投入指数连续三个月上升,效益指数由平转升,劳动力指数连续三个月上升后转为下降,成本指数连续两个月下降,资金指数连续三个月下降。
8月份,反映企业信心状况的宏观经济感受指数为99.1,比上月上升0.3点。8月份,市场指数为81.1,环比上升0.2点,反映市场预期的细项指数稳中有升。信心提振、预期恢复,企业投资意愿有所增强。8月份,投入指数为83.4,比上月上升0.1点。所调查的8个行业中,半数行业投入指数上升。
但企业效益状况仍不理想,由于市场需求不足,销售价格低迷,企业收入与利润不容乐观。8月份,效益指数为74.4,比上月上升0.1,仍处于历史较低位。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表示,总的看,8月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但目前的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还不强。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市场预期不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有所积聚,民生保障和改善难度加大。特别是小微企业困难仍较突出,订单持续下降、价格疲软、企业收入与利润双下滑、应收账款拖欠等困难仍在持续,发展环境亟待改善。
近年来,面对超预期因素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冲击,从中央到地方密集施策。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仅去年一年,国家层面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就达40多项,带动地方出台配套政策文件270多份。
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日前表示,当前中小企业仍处于疫后恢复期,企稳回升的基础尚不牢固。我国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互为主体,具有强烈的创新动力、勇气和活力,它们既是创新的成果供给方,更是创新要素的需求方,存在着科技成果获取和转化难问题,同时质量管理和标准化水平有待加强,品牌价值有待提升,产业链配套水平有待提高。
近期,工信部将开展全国减轻企业负担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综合督查,督促惠企政策落地见效。组织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缓解中小微企业资金压力。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不断优化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
谢少锋指出,将一手抓应用,推动制造业的全流程、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智能升级,加快下一步超级智能终端的产业化、商业化进程。
工信部今年将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3月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8%,连续6个月运行在54%左右的较好水平。
到2027年,铝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在规范支付行为、强化支付责任方面有哪些新规定? 司法部、工信部负责人答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