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商业人文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奥本海默》全球票房破9亿美元,有望刷新传记片纪录

第一财经 2023-09-11 20:13:45

作者:葛怡婷 ▪ 萧奕蘅    责编:沈晴

不出意外,《奥本海默》本周将有望超越《波西米亚狂想曲》创造的9.13亿美元全球票房,登顶传记类影片全球票房冠军。

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9月11日16时,《奥本海默》中国内地票房突破3.44亿元,全球票房破9亿美元。放在眼下最负盛名的好莱坞导演之一克里斯托弗·诺兰的作品序列里,它的票房并不突出,仅高于2017年的《敦刻尔克》,但和同类型传记片相比已足够可观。这一数据比此前引进的奥斯卡入围传记片《波西米亚狂想曲》《萨利机长》《模仿游戏》《至暗时刻》等都高出不少。

截至目前,《奥本海默》在全球范围内均获得较高口碑,豆瓣评分8.8分,烂番茄新鲜度94%,IMDb评分为8.6分。不出意外,该片本周将有望超越《波西米亚狂想曲》创造的9.13亿美元全球票房,登顶传记类影片全球票房冠军。有意思的是,凭借《波西米亚狂想曲》获得奥斯卡影帝的拉米·马雷克,在《奥本海默》中客串了一位戏份不多却举足轻重的角色。

少有电影导演能够如诺兰一般,拥有如此强大的号召力,能够将好莱坞最具商业价值的演员汇集在这样一部看似无法产生较高市场回报的影片当中,而大部分演员只有几分钟的露脸机会。

诺兰这块金字招牌,对于影迷来说也拥有同样的吸引力。继《敦刻尔克》后首度来华宣传,他所到之处总有大量影迷自发聚集,等待偶像现身。烂番茄网日前举办了1998年以来全球最佳导演评选大赛,诺兰战胜《沙丘》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拔得头筹。

自《追随》以来,诺兰共推出了12部长片,在全球创造超50亿美元票房,这为他带来了创作自由,令其可以用较高的成本拍摄原创剧本,在商业大片当中保留一定的作者气质。尽管《奥本海默》很难称得上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杰作,但在满目千篇一律的流水线产品中,还是带来一份久违的银幕体验。

今年,《夺宝奇兵》《碟中谍》《变形金刚》多部续集电影的票房失利,与《芭比》和《奥本海默》全球性市场胜利形成对比,对好莱坞传统制片思路产生撼动。考虑到性价比,资金或将从乏善可陈的高预算大制作、陈词滥调的续集电影转向如《芭比》《奥本海默》这样更富新意的原创内容。

故事与人物的模棱两可

对二战历史有所了解的观众,大概不会对罗伯特·奥本海默这个名字感到陌生。影片以《奥本海默传:美国“原子弹之父”的胜利与悲剧》为蓝本,用3个小时片长讲述了这位物理学家在二战期间,领衔“曼哈顿计划”与一众科学家研制原子弹的过程,以及二战结束后,他遭遇政客不公正指控的故事。

一如诺兰大多数作品,《奥本海默》仍旧采用了标志性的非线性叙事和多时空交叉剪辑,并通过卓越的视听技巧,将一部历史传记片成功包装为一部扣人心弦的悬疑片,时刻调动观众的注意力。

尽管涉及一些物理学名词和历史人物,《奥本海默》并不如一些评论所说的那样枯燥晦涩。它以商业片的逻辑架构,节奏紧凑,引人入胜。但不得不说,影片登场人物众多,对白密集,信息量庞杂,可能会对观影造成一定压力。观众需要聚精会神,才能确保不遗漏关键信息。不过,即便错过部分信息,也不会影响对主线剧情的理解。过载的音效和炫目的视效,会及时把你从沉闷中解救出来,重新沉浸在影片当中。

在不同场合,诺兰多次提到拍摄以奥本海默为主人公的原因。他认为,奥本海默是历史上最模棱两可的人物之一,他领导制造了一种极具破坏力的武器,但对它如何使用没有话语权。一方面,原子弹的发明赋予世界毁灭的力量,另一方面,自1945年以来,尚未爆发过世界大战。诺兰一直对这样被悖论摆布的人物充满兴趣,而奥本海默这位间接改变历史的传奇人物,还从未以主人公的身份被搬上大银幕。

从整体呈现来看,《奥本海默》的确给人带来了“模棱两可”的感受。它拥有许多迷人而辉煌的时刻,思考宏大主题,拷问人类命运,但始终给人以一种被束缚的感觉;它试图探讨科学与政治、野心与道德、个体与时代的关系,但在任何一个方面的探索都浅尝辄止;关于主人公奥本海默,尽管采用了大量的特写和近景,但他始终给人以面目模糊,难以靠近的感受。

在如潮好评当中,一些评论家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比如知名影评人理查德·布罗迪在《纽约客》撰文称《奥本海默》是一部剪辑精彩的历史频道电影。他认为,剧本忽视了奥本海默的复杂性。“我忍不住称之为电影长度的维基百科。不过,当我看了一眼维基百科之后,我才发现,我对维基百科评价太低,而对诺兰的评价过高。这篇关于奥本海默的简洁而清晰的生平介绍,比诺兰的剧本更吸引人。”

略过部分关键事实

诺兰曾在访谈中提到,他认为奥本海默的野心超越了他的智力,尽管他是最聪明的人之一,但他不是最好的数学家,也不是顶尖的量子物理学家。他在塔顶,而不是真正的塔尖。他没有像同时代的许多人那样获得诺贝尔奖,但他目标成为最好的那一个。不过遗憾的是,影片对奥本海默的复杂性并没有能够充分体现。

从传记来看,奥本海默度过了一段混乱的青年时代。读研时期,他喜欢导师布莱克特并希望得到导师的肯定,但导师总是强迫他做不擅长的实验室工作。抑郁和嫉妒驱使他用氰化物做了一个毒苹果,留在了导师的桌子上。学校行政部门发现了此事。奥本海默的父亲游说剑桥大学的管理层,才没有对奥本海默提起刑事诉讼。影片中也对此事进行了描摹,但很显然,影片致力于表现奥本海默矛盾人格中的良知,而对其攻击性和暴力人格予以了美化和保留。

奥本海默的友人戴森说,使奥本海默真正感到悲哀的并不是失去参与国家机密的安全许可,而是他没有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不过影片中的大部分时候,奥本海默被塑造成了一位流于表面的天才,一个表演悲伤的殉道者,一个卓越的项目经理。他的傲慢、野心、自负,原子弹投放后的内疚、悲悯、创伤,几乎按照最常规的模式写就,他的形象光滑得如同圆球,没有出人意料的地方,令影片从杰作滑向了平庸。

部分学者认同诺兰忠实于奥本海默自己的视角,但也指出,一些事实被选择性忽略。密歇根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美国幸存者:广岛和长崎的跨太平洋记忆》作者NaokoWake认为:“影片把奥本海默视为一个人格和政治上都受到创伤的人物,但遗漏了很多东西,比如日本幸存者的创伤,完全没有体现。”

《奥本海默》没有展示广岛或长崎的轰炸,也没有展示轰炸对两个城市造成的后果,20多万的伤亡人数顺带提到过一次;它也没有提到原子弹试验对新墨西哥州印第安人的影响,这些印第安人被称为“下风居民”,他们生活在核试验和其他有毒物质释放地点的下风方向,曾受到核辐射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影响。

一部3小时的传记片,无法事无巨细地呈现历史细节,也没有办法触及传主的全部人生。针对类似的质疑,诺兰也给出了自己的回应,奥本海默选择不去看很多东西,而影片以奥本海默本人的视角出发,不想产生任何偏移。在诺兰看来,选择不拍的东西反而更有力量。影片中,一群科学家通过幻灯片了解爆炸的后果,镜头并没有展示幻灯片上的内容。诺兰认为,观众可以自己去想象,去感受。

影片中,尽管没有明确透露奥本海默对原子弹投放的态度,但通过一些画面展示他内心的道德危机。奥本海默在原子弹成功爆炸后发表胜利演说,人们用跺脚声欢迎这位英雄的到来,轰鸣的声响令人感到焦虑不安,与此同时,奥本海默预见了世界毁灭。人群从欢呼转向悲鸣,一名女子的脸开始融化,脚下的地板变成了一具被烧焦的尸体。

真实的影像资料能够帮助我们补足对奥本海默的认识,影片的最后引用了奥本海默本人的一段原声。在那段广为流传的影像中,年迈的奥本海默目光低垂,以一个充满哲思的智者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我们知道世界将会大不相同,有人大笑,有人哭泣,更多人沉默不语,我仍记得印度教经文《薄伽梵歌》里写道:守护之神毗湿奴试图去说服王子,承担起他应尽之责,为了让王子铭刻心中,毗湿奴张开了千臂然后说:我现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在去世前的两年(1965年),奥本海默接受访谈,谈及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必要性,他对这个问题“没有很好的答案”,他说:“当你在造成超过10万人死亡和相当数量的人受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时,你自然不会认为那是件轻松的事。我相信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由这样做,但我不认为我们的良心应该感到坦然。”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重读轴心时代:历史和集体记忆意味着冲破个体意识的闭环

历史,正是从他人的角度,从冲突的个体记忆的角度,强调了个体意识的闭环所不能彻底消化掉的东西

经济人的人文素养阅读
04-12 11:00

聚焦清明|2024清明档新片预售票房破1.5亿,宫崎骏新作暂列第一

今年清明档不仅定档影片数量多,类型也很丰富,涵盖了动画、悬疑、犯罪、剧情、喜剧,不同影片的观众构成有一定差异性。

04-03 18:30

史上最忙碌一季度 哪些因素在助推美国投资级企业债市场丨亚太话题

美国投资级企业债在刚刚过去的一季度经历了史上最忙碌的一季度。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3月27日,美国一季度的投资级企业债融资额达到创纪录的5295亿美元,更超过2020年第一季度4790亿美元的此前历史高位。1月和2月的发债额同样创下单月同期新高,3月发行的1422亿美元债券额也超出预期。同时,根据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研究公司的数据,截至当地时间3月26日,今年一季度净流入美国企业债券类基金的资金也高达228亿美元,同样创下历史新高。

04-03 12:18

全国研究生招生6年增幅超6成,多所高校呼吁毕业生不要只盯着升学考公考编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比2023年(474万)减少36万人,这是近9年来考研报名人数首次下降。

03-27 18:15

科技本无立场,初心决定善恶

科技在其他行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财富管理行业,它既是强大的力量,又是潜在的威胁。

03-21 14:36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