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由第一财经可持续商业研究中心发起主办的上市公司ESG加速营——“ESG助力高质量发展,共创可持续未来”专题研讨会在上海顺利举办。
大会邀请润灵环球、艺康集团、BRCGS全球食品供应链保障标准、中创碳投等多家机构,与益海嘉里金龙鱼、蒙牛、中粮家佳康等40余家上市公司一起,探讨解读ESG热点问题,并分享关于ESG实践中的经验,通过围绕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进行持之以恒的探索和实践,缔造更多价值,赋能行业和社会发展。
第一财经投研中心总监钱焜发表题为《数字技术如何影响企业ESG表现》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摘要。
ESG投资是三维投资,传统的二维投资只有风险和回报两个维度,ESG投资就是引入了第三个维度,即ESG影响力。这被各界认为是前沿的投资方式,事实上它在欧美已经发展很久,引入国内才几年。投资理论经历了三步的进化,1950年MPT开启了投资理论的先河,这个理论有几个基本的假设,一是假设我们的投资是完全理性的、信息是对称的,二是假设我们的投资是在两维空间下的投资,即风险和回报。发展MPT理论的经济学大师几乎都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随着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家们慢慢发现人不是完全理性,所以就发展出了行为经济学,很多研究行为经济学的经济学家也获得了诺贝尔奖。现在非常多的机构投资人不那么在意风险和回报,他们希望通过资金驱动社会的进步,他们非常在意自己的资金能不能创造ESG的影响力,这个情况下我们逐渐发展出了ESG的投资。
第一组数据,我们选择MSCI中国ESG领导者指数衡量ESG策略表现,用MSCI中国A股指数作为基准,截至今年的8月25日,自2010年有数据以来ESG指数累计涨幅77%,相对基准指数超额收益达75%。
ESG策略在长期超额收益主要源自基本面。ESG在短期维度或会增加企业治理和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本和支出,但从长期看,基于20世纪80年代弗里曼提出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通过实施增加环境与社会责任投入以及完善公司治理等ESG行为,形成对各利益相关者的反馈,满足其利益诉求,进而从利益相关者处获得资源和支持,形成企业与利益相关方的良性循环,或更能优化企业的财务表现。
这也是为什么上市公司如果需要长期资金的陪伴,需要稳定股价,需要提振财务表现,ESG表现就变得尤为重要。
但我们现在观察到企业做ESG,很多还是基于监管的要求,基于品牌推广的要求,ESG的理念没有运用到企业运作的核心当中去。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从ESG表现到资本市场认可到长期资金的陪伴、稳定股价到提振财务方面的绩效,这个链路是真实存在而且是十分有效的。
进行ESG投资需要一些真实的数据,数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对于投资人来讲怎么获得这些数据,很难真正去获得,这就决定了未来上市公司进行ESG信披将成为关键,尤其是对于自身行业ESG的关键议题信披尤为重要。我们通过数据研究得出三个结论:
周期、资源、制造等行业,环境E的关注度更高。这些行业的生产环节和环境主题息息相关,环境上表现更好的企业往往可以通过政府的补助拿到税收的优惠,提升自己财务方面的绩效。
大消费行业,社会S的关注度更高。消费行业和下游的消费群体、消费意愿密切相关,具有更强社会责任的消费企业往往会获得消费者青睐。随着消费者对企业CSR关注度的提升,企业社会责任也会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
大科技行业尤其是更注重研发的行业,治理G的关注度更高。在更高效的治理效率的企业环境中,扁平、网络化的组织结构能够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自驱力。
我们之前和MSCI做了一个合作的研究项目,结合第一财经的调研和MSCI的行业实质地图,可以看到各个行业在不同的ESG领域关注的细分是不同的。
最后一个话题回到数字化,数字化如何影响上市公司ESG的表现,今年是第一财经成立20年,20年来我们第一财经一直在关注中国产业升级和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从顶层设计来看,科创中国代表了中国产业升级的思考和路径,数字中国代表了中国构建竞争新优势的畅想和未来,美丽中国则代表了中国对可持续以及ESG领域的关注和重视。
数字技术怎么影响上市公司ESG的表现?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其实很有感触,我们在和很多上市公司沟通包括食品饮料、做半导体的,做航空设备的等等企业沟通的时候,他们会非常明确告诉我们一个观点,即数字化转型一定成效之后非常有利于我们输出ESG相关的一些披露的数据。
同时来看,我们在杭州跟一家食品饮料企业交流的时候,他们还没有披露过ESG的报告,他说他们也没有数据。我给他们的回复是这样的,数据是天生就在的,不是说你做了它就有,你不做它就不在,我们首先要从公司的顶层治理上意识到这件事,然后我们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获取到可能需要的信息,才能展示一个完整的披露。
回到数字技术上,我们认为以下几点非常值得关注:
第一个,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因为企业将数字技术和传统技术结合,为创新提供知识和资源,进而促进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可以对生产资源进行优化和重组,提高效率,并在原有的创新资源的边界内实现更优的产出,这样一来企业就具备了整个绿色技术资源的条件,拥有更强的绿色创新能力。
第二个,数字化转型会提升企业对ESG相关信息的利用效率和披露质量。通过对数字技术的应用,企业可以对信息进行处理和转化,并使其标准化和结构化,这不仅增加了企业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也提升了其可用性。
第三个,数字化转型可以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可以更好挖掘和利用数据,从而获取更前沿的信息,提升业务流程的效率,更好地把握业务的发展方向。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数字化企业之间可以更好实现数据的共享,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降低整体的信息不对称性。
第四个,数字化转型可以增强企业提升ESG表现的动机。外部对ESG问题的关注度会带来压力,双碳目标下可持续发展的导向也成为企业的激励,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促进企业履行更多的ESG责任,加强企业提升ESG表现的意愿和动力。
最后我们回到大主题上来,我们现场有很多的ESG领域的先行者、践行者和领跑者,我再次代表第一财经感谢新老朋友的到来。现场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机构的新老朋友也印证了,完善中国ESG生态是需要靠监管机构、交易所、上市公司、资管机构、评级机构、咨询机构等等多方共同协作并一起开创的,谢谢大家!
一个组织多达80%的供应链排放量往往仅来自于五分之一的供应商。
技术要促进公平,而非加大鸿沟。
利用产业集群大数据图谱,构建“龙头引领+企业抱团+平台赋能”的融通创新生态体系,必将推进产业协作和资源共享,从而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提高产业组织效率。
Kenvue的绿色供应链行动——2023年11月15日在Kenvue工厂启动科赴绿色供应链行动的演讲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