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阿日对话上海八院老年科主任陈锐:如何认知老龄化时代的阿尔茨海默症?

第一财经 2023-09-21 09:26:19 听新闻

作者:王泠一    责编:郑嘉维

今天,即2023年9月21日是第30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1906年德国神经病理学家阿尔茨海默(Alois Alzheimer)首次报告了一例具有进行性痴呆表现的51岁女性患者,1910年这种病被命名为阿尔茨海默病(英语简称AD)。该病,正在挑衅着不断老龄化的中国社会!笔者尊敬的不少长者,生命时光的最后二年左右都患上此病。

通俗地说: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是一种逐渐进行性疾病,通常在中老年人中发生,其特征是大脑中的神经细胞逐渐死亡和退化,这种退化会导致记忆力、思维能力和行为的丧失,在上海民间干脆就叫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症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其中一个主要的风险因素是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风险也增加。阿尔茨海默症没有治愈方法,药物治疗和非药物干预措施可以帮助管理症状。今年暑期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 2023 年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公布了一项最新的AD诊断指南,而血液指标或可用于AD诊断;第一财经日报曾对此进行过专题报道。根据2019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报告》,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已高达5000万,预计2050年将增加至1.52亿。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全球第五大死因。

为此,我和常年关注该病的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老年科主任陈锐进行了对话。她很具体地向我介绍说:最新AD诊断指南草案,提出新的诊断方法,新的诊断方法采用类似癌症诊断中的分期方法,取消了“轻度”、“中度”、“重度”等表述的使用。并根据异常生物标志物的存在情况,将AD分为a、b、c和d四个生物阶段,并根据患者认知障碍的程度,将AD划分为0期至6期共七个临床阶段。0期指患者无临床症状也不存在生物标志物异常,但携带有确定使其发展为AD的基因的阶段,1期患者尚无症状但存在生物标志物异常,2期至6期患者分别有不同程度的认知损伤,2期患者存在轻度可检测的认知下降,但日常功能受影响很小,3期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受到影响,大致相当于之前所说的轻度认知障碍阶段,4、5、6期分别相当于轻度、中度和重度痴呆阶段。这是需要读者们了解的!

八院老年科主任陈锐(左)和护士长周霞在主题活动中合影留念

关于诊断在新指南草案中,首先根据生物标志物进行诊断,然后根据症状进行诊断。没有任何明显记忆丧失的人,如果血液检测呈异常,将被分类为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一阶段即0期。交流中,陈锐医生坦率地告知:“面对日新月异的医学研究和探索,我们发现凡是与增龄相关的疾病,突破性的成果比较难,研究的期限也非常长,更多的是此消彼长的观点,最新 AD 诊断指南草案与同样是老年人多发的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方面,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左)和八院党委书记冯云海教授交流老龄化社会的医学实践课题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舒张期血压)≥140毫米汞柱(mmHg)和/或舒张压(收缩期血压)≥90 mmHg。然而,其他专业组织如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将收缩压≥130 mmHg或舒张压≥80 mmHg定义为高血压。

陈锐解释说:“有关争议主要体现在对高血压定义的严格程度上,尤其是对于较年轻人群和高危人群来说,更低的血压标准可能有助于早期监测和干预,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然而,一些人认为将标准过低可能导致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增加患者的负担和医疗成本。”

由此,关于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最新AD诊断指南草案中尤其关于“没有任何明显记忆丧失的人,如果血液检测呈异常,将被分类为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一阶段即0期”。同样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关于AD诊断标准的争议与讨论,但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诊断和管理阿尔茨海默症,降低相关疾病的风险,在延长老年人寿命同时更多关注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在健康科普方面,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冯云海教授特别重视。他告知九月二十日,八院代表就积极参加了徐汇区的科普日主题活动。关于阿尔茨海默症,八院科普骨干陈晨告知:“曾经看过一部电影,此病患者每天醒来基本记不得了,身边伴侣像是陌生人,但是最后都会重新爱上老伴一次,挺浪漫的”。

九月二十日:八院科普骨干陈晨(右)在徐汇区科普日主题活动中,和天平街道社会发展中心主任丛海燕交流社区科普议题。

而我告诉陈晨的是:我特别喜欢这句患者家属深情的告白——“困在时间的记忆里继续爱你”!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痴呆患者已超过一千万人,但门诊就诊率却不足两成,而得到的诊断和治疗的比例更低。我父亲王志华研究员参加的生命工程专题研究发现:对于该病的早期评估早期干预,可以减少30%的老年痴呆病发病、延缓发病5年、降低发病率50%!而国家职能部门已经设定了总体奋斗目标——力争在2025年到2030年找到可预防和有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措施和药物,同时积极鼓励中医在此领域的探索,各地做好规范的专门照护培训,逐年提高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照护质量和效率,就医院和社区的合作而言,加强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患者、家庭的支持,呼吁参照上海已有探索建立强制照护保险制度等。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