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晚间,硅料企业协鑫科技(3800.HK)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内蒙古鑫环硅能科技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基地10万吨颗粒硅产能已于9月21日正式投产。内蒙古鑫环硅能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协鑫科技与TCL科技合资成立的一家企业。
协鑫科技表示,呼和浩特基地是该公司继徐州、乐山、包头之后第4个颗粒硅生产基地,项目于2022年11月21日正式动工建设,建设周期共计10个月。
呼和浩特基地项目达产后,产能将达12万吨,这也意味着协鑫科技四大颗粒硅基地总产能将超过40万吨。
协鑫科技2023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颗粒硅向前三大客户出货量分别为2.30万吨、1.45万吨和0.79万吨,约占上半年总颗粒硅出货量的63.1%。
据悉,硅料是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片的上游原材料。目前的硅料(多晶硅)市场共存在颗粒硅和棒状硅两种产品形态,两者的区别在于采用的生产工艺不同。协鑫科技主营的颗粒硅采用的是硅烷流化床法,而通威股份(600438.SH)、大全能源(688303.SH)等其他硅料大厂主营的棒状硅采用的则是三氯氢硅西门子法(改良西门子法)。
今年6月,协鑫科技公告称,该公司徐州基地全面停止生产棒状硅,聚焦颗粒硅主业。
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价格虽有所下跌,但整体供应并未大幅缩减,系减产力度与有效性不足所致
大全能源副董事长徐翔表示,晶硅产业链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未来若出现符合主营业务发展方向、具备战略协同价值的优质标的,公司将在充分研判的基础上审慎考虑并购机会。
弘元绿能管理层在年度股东大会现场回应股东称,目前公司的硅料产能是新投产的先进产能,在业内各项参数都是比较好的产品,且硅料产能全部自用,没有出售或者参与重组的计划。
今日市场有传闻称,业内正计划由硅料行业排名前6的厂商来收购剩余所有硅料产能。第一财经记者从某头部硅料厂获悉,目前头部硅料企业已基本达成共识,但需商议如何推动。
2025年一季度,协鑫科技颗粒硅市占率为25.7%,去年四个季度的市占率分别为12.3%、13.2%、15.2%和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