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成交订单大幅增长!硅料成交均价涨至超4万元/吨,涨势是否可持续

第一财经 2025-07-16 19:47:21 听新闻

作者:陆如意    责编:陈姗姗

硅料现货价格短期内涨势明朗,但仍需要警惕的是,市场供需矛盾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硅料价格低于成本已经持续超过5个季度,产业链上下游都希望硅料端率先破局,能带领产业链走出亏损困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专家组副主任吕锦标今日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随着“反内卷”的持续发酵和减产控产的落地,硅料价格的涨势似乎正在逐步巩固。

7月16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下称“硅业分会”)发布的最新硅料价格显示,过去一周,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4.0万元/吨至4.9万元/吨,成交均价为4.17万元/吨,周环比上涨12.4%;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4.0万元/吨至4.5万元/吨,成交均价为4.10万元/吨,周环比上涨15.2%。

N型复投料和N型颗粒硅均为多晶硅材料,生产工艺不同,但最终都用于N型硅片的拉制。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从今日发布的市场成交价格来看,多晶硅的价格涨势正在稳固,且并非“有价无市”的虚增,下游硅片企业此前普遍的观望态度也有所转变。

硅业分会指出,相较于此前一周企业普遍提价但是实际成交寥寥的局面,最近一周的成交活跃度显著提升。“约6家企业达成新订单,整体成交量环比大幅增长。”

“本周成交区间在4.0万元/吨至4.9万元/吨,订单价格大多落在区间两端,有较为明显的价格分化。”硅业分会认为,造成价格分化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企业受益于自备电厂等成本优势,可以相对较低的价格成交;而部分大厂因个别基地开工率不足导致综合成本偏高,但其品质保障和供应稳定支撑下游接受高价成交。

市场认为,目前这种两极分化(复投料价差达9000元/吨)的市场成交价格难以持续,相对明朗的趋势是,上游硅料市场成交均价将稳步上行。

硅业分会表示,一方面,下游在确保供应稳定后,降本压力将促使采购向更具价格吸引力的资源倾斜,因此硅片企业或将更多选择相对低价的订单,低价硅料需求增加将使得成交价格区间低价上移。“另外,企业综合成本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电价、电耗、开工率等等,综合成本波动下降或将导致成交区间高价下移。”

硅料价格要想回升到全成本线上仍需一定的涨幅。吕锦标认为:“硅料端下半年仍需清库存为先,并坚持压负荷,以销定产,在供应过剩的情况下,上下游都需要坚持不亏损接单。”

好在目前硅料企业的排产暂不会带来新增库存。硅业分会表示,根据各硅料企业排产计划,预计7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在10.5万吨左右,8月份产量将小幅增加至11万吨左右。“由于同期产业链下游对硅料的需求也基本维持在11万吨/月左右,因此市场暂时没有新增库存的压力。”

多晶硅的涨势不止于现货市场。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近期,受政策预期扭转和情绪面的影响,多晶硅期货市场的涨幅同样显著。7月10日,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大涨5.5%,一举突破4万元大关,主力合约收盘报41345元/吨,触及近三个月新高。

多晶硅期货的火热行情引来交易所适当“降温”防控市场风险。7月10日晚间,广期所紧急发布提保扩板政策。自2025年7月14日结算时起,多晶硅期货合约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9%,投机交易保证金标准调整为11%,套期保值交易保证金标准调整为10%。

业内认为,“反内卷”的政策指向和硅料行业近期对产能退出方案的积极探索,使得多晶硅期货盘面价格在强预期的拉动下快速反弹。

五矿期货研究中心表示,从基本面分析,如果预期多晶硅行业产能退出政策最终能够落地,那么按照行业全成本进行折算,上方空间可以打开至4.5万元/吨。最终能否到达这个高度,还需要多方面共振而定。

硅料现货价格短期内涨势明朗,但仍需要警惕的是,市场供需矛盾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价格真正走强的起点可能在于,下游部分硅片企业因为原材料成本高企且下游价格低迷而被迫停产或减产。”据硅业分会分析,随着硅片环节供需关系的改善和价格的上涨,其对原料多晶硅价格涨势接受度提升,同时硅料环节同样可能出现因成本过高无法签单而被迫停产的情况。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