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上午,恩华药业(002262.SZ)、人福医药(600079.SH)两大麻醉用药龙头企业股票双双跌停,市场人士分析这或与安徽省医药价格和集中采购中心发布的一则征求《安徽省2023年度部分化学药品及生物制剂集中采购文件》(下称《采购文件》)意见的通知有关,在这则通知中,首次有管制类麻醉药品纳入省级集采。
安徽方面表示,相关企业如有意见与建议,请在规定时间内将反馈意见(盖章)扫描发送至指定邮箱(ahyycg@126.com)。
此次纳入集采的管制类麻醉药品是羟考酮口服剂(缓控释),其为阿片类镇痛药,主要用于镇痛治疗。
国内已上市的盐酸羟考酮产品剂型包括注射剂、普通片剂、缓释片、胶囊剂。米内网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阿片类止痛药销售规模超过140亿元,同比增长12.54%。其中,盐酸羟考酮销售规模超过8亿元。
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目前拿到羟考酮口服剂(缓控释)注册批文的厂家主要是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合肥立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人福医药子公司)、Purdue Pharma L.P这四家企业。
虽然这次《采购文件》涉及到的管制类麻醉药品不多,但引来市场极大关注,而市场担忧的是整个麻醉用药市场的投资逻辑或要发生变化。
麻醉镇痛药是麻醉用药中的一个大类。药融云数据库显示,2021年,麻醉镇痛药(不含中成药)院内销售额首次突破300亿元,2022年略有下滑。从2022年院内销售情况来看,前十品种销售额占全部麻醉镇痛药市场中的67%,市场集中度极高。
麻醉镇痛药中大多属于国家管制麻醉药品。一直以来,国家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实行定点生产和经营批发制度,对其药用原植物也有严格的定点种植制度,其他任何单位、个人不得进行麻精药品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等活动。
可以说,管制麻醉药品进入壁垒高,玩家有限,利润相对较高。集采的目的意在挤掉药品虚高利润,降低患者用药负担。从过往国家药品集采看,由于麻醉用药的特殊性,也很少涉及到麻醉用药。
一旦安徽将管制类麻醉镇痛药纳入集采后,会不会带动更多地区或者国家层面集采跟进,进而也带动整个麻醉用药市场格局、利润空间发生变化?相关市场人士对此较为关注。
截至目前,国家医保局已完成了9批10轮共计374个药品种类的集采任务,节约了5000多亿元的医保资金,“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集采迈入常态化阶段。不过,集采政策在推进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本次集采中选产品平均降价70%左右,其中人工晶体类耗材平均降价60%,预计每年可节约费用39亿元,运动医学类耗材平均降价74%,预计每年可节约费用67亿元。
此次耗材集采主要针对人工晶体类及运动医学类医用耗材。
章明表示,国家推进集采,并不是因为医保没钱了,而是要通过建立市场发现价格的机制,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倒逼医药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集采规则不是最低价中标,而是最高价出局。
其他热点还有:PPP新机制最大程度鼓励民企参与,中山二院陷入“患癌”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