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科创Z世代》第七位Z世代的故事。
崔彧玮,出生于1990年, 15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攻读物理专业,本科毕业后赴美国马里兰大学攻读神经与认知科学博士学位。
2021年,崔彧玮创办汤恩智能,聚焦商用清洁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
崔彧玮
科创Z世代第7位嘉宾
汤恩智能 首席执行官
我们和崔彧玮的访谈约在一个阳光和煦的午后,在他上海青浦的新办公室里。采访中,我们提及一个最大的困惑,他作为一个中科大少年班的“天才”、全A毕业的博士、AI界冉冉升起的新星……在这些熠熠生辉的标签下,他为什么会把落地的产品放在了并不起眼的清洁机器人上?这位讲起话来不疾不徐的90后CEO非常真诚地给我们讲述了一个被好奇心、价值感不断驱动的成长故事。
不走寻常路的“轻狂少年”
出生于河北沧州的崔彧玮从小在国企大院里长大,虽然成长环境相对一线城市来说非常闭塞,但极强的好奇心让他竭尽所能地去汲取外部的知识。资源有限,他就把家里、图书馆里能看到的书都看一遍。因为读书本来就比别的小朋友早,小学的最后一年又跳级,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崔彧玮都是班上最小的一个。从隐隐地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到后来变成了不再希望跟大家一样,不想按照别人规划好的模板去走,总想试试有没有一条只属于自己的路。高中时,几乎周围所有人都认为成绩优秀的他应该去冲一把清华、北大,但“年少轻狂”的他对当时离家更远且充满着更多可能性的中科大却无比向往,于是从高一下半学期开始他便不再和同学们一起上课,而是在学校的一间生物实验室里,把高中三年的课程、教材都拿过来自学,不懂的时候再去问老师。就这样,15岁那年,崔彧玮如愿以偿考入了中科大少年班。
崔彧玮在中科大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机房
科研向左,产业向右
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崔彧玮和大多数博士生一样努力追逐着自己的学术梦想。在顶级刊物发表文章、拿到教职、作为一号位运营一个实验室……,但是曾经的诺奖梦想不断地和纷繁的现实发生碰撞,这让崔彧玮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幻灭感,这个世界到底需不需要那么多物理学家、发表的文章能不能真的推动人类知识的边界、每天沉浸在事务性工作中到底有多少时间能用来进行纯粹的科学研究……这些问题让他又一次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
崔彧玮博士毕业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他再一次从失焦走向聚焦,他遇到了亦师亦友、深刻影响他人生之路的人——硅谷的传奇人物Jeff Hawkins。作为掌上电脑之父,Jeff在事业获得成功、如日中天之时创办了一家神奇的公司Numenta,这是一个将理论摸索落地的地方。用崔彧玮的话说Numenta那就像是一处“世外桃源”,在那里不追求任何的盈利,更像是商业世界的科研院所,单纯去探索AI与神经科学的边界。就这样,崔彧玮背上行囊,来到了硅谷,成为Numenta唯一一位华人员工,虽然那段时间他寄住在一户人家违规搭建的狭小后院里,但内心却开始萌发了创业的蓬勃生机。
崔彧玮在Numenta
(第一排右一:Jeff 第二排右一:崔彧玮)
硅谷、Numenta 、Jeff这一段经历是崔彧玮非常难忘也是收获非常多的,聊起当年的往事,我们依旧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波澜。在Numenta期间,这位来自中国的青年备受Jeff赏识,并为Jeff著名的《千脑智能》一书做出了重要的工作。当人们谈论人工智能时,总热衷于讨论算法的优化、模型的迭代、算力的多少,但这本书认为就像人类最终不是通过模仿鸟类,而是通过理解空气动力学才发明了飞行一样,人类也会最终从脑科学出发,让人们了解大脑是如何工作的,为创造机器智能提供了里程碑式的清晰路线图。书籍出版后在业界引发大量关注,崔彧玮也被称为AI界冉冉升起的新星,正当大家认为他会在硅谷大展拳脚的时候,崔彧玮再一次没有按照大家预想的路径前进,他选择了回国创业。
“天才”创业去洗地
在美国期间,崔彧玮就关注到清洁领域中存在着人工智能可落地的巨大空间。那时正值家用扫地机iRobot这家公司的Roomba产品第一次被加上了摄像头,具备了智能的导航能力,开始有定位、建图、系统性的这种规划的清扫。在那个时间点,家用扫地机是一个爆发的前夕,崔彧玮坚定地认为如果能够把这个视觉导航加在家用扫地机这个未来一定市场规模很大的产品上,这一定会是一个好生意。他希望在恰好的年纪和时机,创造看得见摸得着的价值。
回国伊始,崔彧玮先是加入了一家做家用清洁扫地机器人的团队,担任联合创始人,将自主研发的视觉导航技术落地应用。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当产品真正需要商业化的时候,自己和团队是用工程师的技术思维在做产品,完全不是从用户的角度做产品,而这距离真正的商业世界还有太远的距离。
第一次创业让崔彧玮更理性地认清了自己,或许to B更适合自己的特点和性格。在2020年疫情来临时,他觉察到了大型商用清洁机器人的巨大市场,果断切换创业思路,自立门户成立了如今的汤恩智能。这回崔彧玮的一切核心都回到了“稳定高效的清洁”这件事上,公司首创了视觉与激光融合导航的底盘系统,帮助机器人实现视觉、触觉、深度感知、距离感知等多种感知能力,保障机器人运行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大幅降低机器人的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新公司成立后,接到的第一笔大单就来自于德国卡赫,这一次,崔彧玮的清洁机器人市场终于打开了。
当被问及清洁机器人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千亿级市场,它到底会何时爆发的时候,这位曾经的“轻狂少年”表现得非常理智而冷静,他认为B端消费是理智的市场,并不会一触即发,而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前进。如果把商用清洁机器人带来的生产力改变比做一团熊熊燃烧的火,那么崔彧玮更希望能和团队一起成为那个点火的人,能够推动整个行业的雪球向前滚动,最终实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崔彧玮显得特别平静。他说走到现在,自己的成长之路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好奇心、价值感、责任。从最初的“天之骄子”不甘平庸、好奇心驱使他探索更大的世界,到开始创业,相信自己做的这件事一定会为客户带来价值,再到现在公司的员工越来越多,面对这些跟着他一起打拼的兄弟,他觉得推动他前进的不再是他一个人的兴趣、喜好,想做、不想做,而更多的是一种责任。
崔彧玮的故事从一个“天才”少年开始,几经迷茫、探索,他最终找到了自己。在他眼里,这个市场规模非常之大的清洁领域、这个高频、全覆盖的作业形态、这个必须要发生智能化转型的行业,汇聚成了一个无比吸引他的商业世界。他会耐心地去守候那一天的到来,自己的机器人可以在更多的地方代替人类进行扫地、擦地这样的重复性劳动,这种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持续价值,对他来说同样是梦想中的“诺贝尔奖”。
制作人:陆熠欣
制片人:常瑜
编 导:辛梓
撰 稿:辛梓
编 辑:秦妮
摄 像:孔凡天 徐峥巍 杨立培
后期剪辑:杨先珩
音乐编辑:蒋孙寅
欧莱雅,以“制茶之道”探索“绿色马拉松”
机器人是全球顶尖科技公司的研发热点,也正在迅速成为硅谷最令人兴奋的领域之一。
苹果希望借助AI软件的升级提振苹果iPhone疲弱的销售。然而,该战略发布近一年来,仍面临诸多技术方面的挑战。
半导体存储盘产量增长18.4%,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增长10.8%
为科创、消费、外贸等领域降本增效,支持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