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第一财经记者通过广东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查询发现,一个计划投资50亿元的储能项目在备案不到一个月后,已经显示“撤回”。
该项目是索英鑫能仲恺高新区1GW/4GWh电化学独立储能电站(下称“索英鑫能仲恺储能项目”)。广东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显示,9月10日,索英鑫能仲恺储能项目进行备案申报并于当天复核通过。也就是说,该项目从备案到撤回,时间不到20天。
根据备案材料,索英鑫能仲恺储能项目位于惠州市仲恺区,总投资高达50亿元,由广东索英鑫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东索英鑫能”)负责建设。项目主要购置储能设备,安装储能系统,从事电力交换,年产值约5.7亿元,年缴税约1.1亿元。此外,项目占地面积133200平方米,相当于19个标准的足球场总面积。
备案材料还显示,索英鑫能仲恺储能项目起止年限为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7月1日。
目前,世界上已经投运的最大的单期储能项目位于美国加州,规模为0.35GW/14GWh。从装机规模来看,索英鑫能仲恺储能项目1GW的装机规模,是前者的近三倍。
资料显示,广东索英鑫能成立于2023年1月18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两家股东分别是北京索英微网技术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9%)、珠海鑫能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39%)。
截至发稿,第一财经记者无法联系到广东索英鑫能对索英鑫能仲恺储能项目的撤回予以置评。
根据广东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上“特别提醒”中的第3条要求:项目自备案或者完成项目备案变更后2年内(含)未开工建设或者未办理任何其他手续的,项目单位如果决定继续实施该项目,应当通过在线平台作出延期开工说明;如果不再继续实施,应当撤回已备案信息。
第4条则要求:申报企业在办理备案时,应当承诺拟备案项目符合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不属于负面清单所列禁止准入和核准准入项目,提交的备案项目信息真实、完整、准确,并声明对所填报内容和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若项目申请单位违反承诺,虚假、恶意填报等行为将纳入公共信用平台。
第一财经记者通过广东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查询发现,今年以来,除索英鑫能仲恺储能项目外,广东地区至少还有三个储能项目备案后又撤回的现象。这三个项目分别是五丰新能源海丰县赤坑镇100MW光伏发电项目10MWh储能系统工程、佛山市顺德区金泰德胜电机有限公司-3MW/9.6MWh用户侧储能系统、松下电子部品(江门)有限公司2.5MW/8MWh储能电站项目。以上项目的总投资均超过1000万元。
储能被称为新能源消纳与保供、保稳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业内预计,到2030年新型储能市场将达到万亿元。在这样的市场面前,企业纷纷涌入。天眼查显示,截至目前,与储能相关企业近9万余家。其中,自2022年1月2023年3月22日,储能相关企业新增4.2万家。也就是说,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全国平均每天有近100家新公司进入储能领域。
高工咨询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已有超过100多家储能产业链相关企业推出储能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储能逆变器方面的项目规划,计划投资金额超过5700亿元,储能电池及系统集成项目规划建设产能超过1500GWh。
但行业机构指出,2023年上半年新型储能市场“水深火热”:一方面,万亿赛道吸引了众多玩家布局其中,正加速行业洗牌快速到来;另一方面,系统集成各环节价格在下降,产值降低,且海外户储上半年出货不及预期,企业库存压力大。
2024年,阳光电源储能系统产品以36.69%的毛利率位列第一,成为该公司“最有赚头”的产品,也是毛利率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
机构认为,储能系统成本的提高将给不断增长的美国储能市场踩刹车,项目开发商和承购商或要考虑推迟和取消早期项目。
赣锋锂业认为,公司近期对储能板块的布局,会对锂电的电芯业务形成重要支撑。另外,该公司正积极推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
行业分析忽略了周期波动。
每日23点至次日7点的用电低谷时段,路灯自动启动充电模式,将电能储存至专用电池;早高峰电力紧张时则切换至储能供电,实现“削峰填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