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经济复苏呈“N”型趋势,专家称房地产正寻找新的中枢

第一财经 2023-10-18 18:42:06 听新闻

作者:周芳 ▪ 徐迪    责编:杨志

“2023年1~8月,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2021年同期的28.3%回落至23.5%,在房地产占GDP比重回落,经济‘去地产化’的同时,经济也在找到新的增长动能。”

近日接连在武汉举办的多场论坛,都聚焦在中国经济当前的变化与未来趋势。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中国经济恢复将继续依靠出口、消费、投资“三驾马车”,用好民间投资,激发民营经济活动至关重要,经济“去地产化”的同时已找到新的增长动能,整体复苏呈“N”型趋势。

如何提振民间投资信心

在第十三届中国武汉金融博览会长江资本论坛上,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直言,中国经济面临总需求不足,以及周期性问题、结构性问题、体制性问题叠加的挑战。但总的来说,中国经济正处在平稳回升、积极向好的通道中。

姚景源认为,中国经济恢复将继续依靠出口、消费、投资“三驾马车”,需进一步拉动出口、夯实消费基础、以投资作为关键,打好宏观政策和扩大需求两个“组合拳”。

其中,如何用好民间投资,激发民营经济活力,让民营企业放心投资、放手发展至关重要。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也是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

“一段时间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少民营企业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民营经济发展信心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民间投资逐月下滑。”姚景源认为,提振民营经济信心,需要打破垄断,打破地方封锁。

在第六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颁奖典礼暨“中国式现代化与发展经济学新发展”论坛上,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史晋川分析称,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着投资额与新增企业数连续走低,纵向升级受阻与横向竞争加剧,创新空间与创新活力动力趋弱等困境,主要原因在于民营经济的产权保护制度性缺位和越位并存,产业拓展制度性壁垒事实存在,民营经济市场监管政策性调整过快等。

史晋川建议,应从立法环境、司法环境、政策环境、创新环境和舆论环境等五个方面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建设更加公平的市场准入制度,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保护好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创新领域拓展和发展,持续提升民企发展预期。“预期改善后,民营企业会自己想办法克难攻坚,并且内生出一种发展机制,推动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地产业正寻找新的中枢

我国房地产的相关贷款占银行信贷40%,房地产的相关收入占地方综合财力的50%,居民财富60%在住房上,可以说牵一发动全身。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巴曙松在“中国式现代化与发展经济学新发展”论坛上表示,2021年是中国新房销售历史性的大顶点,目前市场正在寻找新的均衡点,房地产市场有望在销售额10万亿元左右站稳。

巴曙松说,近期从房价来看,一线城市二手房连续下降引起了学者高度关注,二手房供应大幅上升,一线城市库存增长也非常快。从二手房挂牌到实现出售,再拿到房款的时间周期不断拉长,使得换房的需求也很难进一步推动。

为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去年底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很多支持性政策,包括房地产融资“三支箭”、房地产金融16条等。

姚景源认为,这些政策更多集中于房地产供给侧、生产端,接下来需要更多从需求端着力,解决刚性需求、改善型需求和城镇化需求。

天风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宋雪涛在长江资本论坛上亦指出,国内地产并不是螺旋断崖下跌,而是向新稳态靠拢。在综合考虑了刚需、改善需求、更新需求、保障房供给、二手房供给等因素后,房地产销售的中枢正在下移,预计2023年全年住宅销售面积或在10.5亿平方米左右。

“2023年1~8月,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2021年同期的28.3%回落至23.5%,在房地产占GDP比重回落,经济‘去地产化’的同时,经济也在找到新的增长动能。”宋雪涛说,地产风险引发金融风险的可能性也较低。今年虽然各地房价有所回落,但并未导致房地产成为“负资产”,居民的选择依旧是提前还贷,而不是断贷。此外,我国地产相关金融衍生品规模也较小。

从长期来看,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新中枢在哪里?巴曙松认为,目前我国住房基本告别了短缺,总量大致平衡,一线城市可能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从下一步增量看,一是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和核心城市群;二是住房的品质改进和换房的需求;三是人口流动的影响,虽然大规模的人口迁入的浪潮基本结束,但向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集中趋势还在继续。从省内看,向省会城市集中,从全国看,向大城市转移。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