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建设忙。各地近期抓紧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一批重大项目纷纷集中开工。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明显加快、增发万亿元国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迎来“新机制”。业内人士认为,政策发力显效,将为基建投资提供有效资金支持,推动重大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自2022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提升至约4万亿元历史高位后,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基本都稳定在4万亿元左右。
重大项目对于投资平稳增长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伴随项目建设专项债发行规模扩大,以及项目落地速度加快,后期基建投资有望提速。第一财经整理发现,大部分机构预计,全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有望扩大至6%,继续发挥托底经济作用。
《国务院关于2024年中央决算的报告》明确下一步财政五大重点工作,如尽早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券等。
经济学家们认为,接下来应进一步提振信心、扩大内需、深化开放、强化创新,将外部的压力转化为转型升级的动力。
财政部发布通知,要求地方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尽快按程序分解下达新增债务限额,做到早发行、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