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债务限额规模
我国对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实行限额管理,地方政府举债不得突破批准的限额。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分配采用“财政部-省-市”逐级下达的方式,新增限额的规模由各地区债务风险、财力状况和重大项目融资需求等决定。
截至2022年,西藏自治区专项债务限额约为198亿元,位列全国第31;专项债务限额与地区GDP之比为9.28%,位列全国第31。
西藏下辖地级市的限额分配情况如下图1所示。从绝对规模来看,拉萨市分配到的债务限额规模最高,为61亿元,而阿里地区最低,为4亿元。从相对规模来看,那曲市债务限额与地区GDP之比最高,为21.23%,而昌都市最低,为1.72%。
财力状况
政府性基金收入,特别是土地出让收入是专项债券重要的偿债来源。2019~2022年西藏政府性基金收入与专项债务限额之比从184.05%下降至17.58%,同期全国这一比值从78.48%下降至35.69%。
2022年西藏下辖地级市的情况如下图2所示,那曲市政府性基金收入与专项债务限额之比最低,为1.88%,而昌都市最高,为88.70%。
注:2022年西藏下辖地级市的土地出让收入披露不完全,故使用政府性基金收入数据替代。2022年西藏全区土地出让收入占政府性基金收入之比为85.55%。
重大项目融资需求
重大项目融资需求是决定专项债务限额配置的重要因素。根据财政部的规定,重大项目支出主要根据各地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棚户区改造等重点方向的融资需求测算。
2019~2022年西藏重大项目支出与专项债务限额之比从0上升到3.58%,同期全国这一比值从7.18%下降到3.73%。
2022年西藏下辖地级市的情况如下图3所示,山南市重大项目支出占专项债务限额的比重最高,为22.45%,而那曲市、林芝市、拉萨市和阿里地区最低,当年未有专项债券资金用于上述重点方向。
同济大学钟宁桦教授团队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形势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控的目标、难点与实现路径研究”,陆续推出系列地方债解读分析。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宁桦解债”。
为何今年一季度地方借钱规模大增?这笔资金究竟花在哪儿了?它对经济等产生哪些影响?后续地方发债形势如何?
湖南省发布推进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实施方案,专项债自发自审逐步落地。
近年来专项债的发行使用情况趋于复杂多元,专项债用于新增项目建设、置换隐性债务和偿还到期债务等多种用途,置换隐性债务的来源既有再融资专项债,又有新增专项债。
业内预计会有更多类似机构收购存量商品房。
近十年全国财政预算收入目标略低于地方预算目标,多数年份相差1个百分点以内,预计202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目标在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