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建设智造中国,是中国产业升级转型的必由之路,更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的重要基础。
过去,从建造到检测,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耗时费力。如今,智能化装备被广泛应用到桥梁、道路等施工领域,逐步取代了大部分人工作业内容,极大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效率也有效降低了能耗和污染。
近年来中国中铁聚焦效益提升和价值创造,全面开展数智化转型升级坚持智能科技与施工需求相结合,从而打造了一批引领行业的智能装备和系统。正在建造的上海崇太长江隧道项目和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TBM施工项目,便是中国中铁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重要成果体现。

具体承建工程的中铁隧道局集团和中铁工业,长期以来致力于将信息技术融入施工生产全生命周期,坚持将装备制造与施工实践高度融合,通过发挥其技术优势和经验积累,为我国基础设施和新能源建设领域提供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
智能建造降本增效
基建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基础设施与城市现代化进程的紧密结合中,更是显现出其不可或缺的地位。
从政策层面来看,相关支持不断出台,2021年以来,“十四五”规划、中央财经委会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十四五”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等政策决策中都大量涉及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提出要“统筹推进传统基建和新型基建,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如今智能建造已成为基建工程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对于基建工程行业来说,传统人工作业模式在面对复杂地质条件、气候变化等因素时,易出现安全隐患。此外,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年轻人对工作环境要求的提高,传统模式的成本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行业急需寻找未来发展新的解决方案,以更好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安全。

智能建造,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具体看来,智能建造是一种集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为一体的制造方式,它通过引入先进的算法、传感器、机器人等技术,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优化,从而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安全的目标。
具体应用方面,例如在隧道掘进项目中,通过引入智能化的TBM设备,可以实现对地质条件的实时监测和设备的自动控制,提高了掘进的效率和安全性。在桥梁、建筑等项目中,智能化的施工机器人和3D打印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实现了对施工过程的全面监控和优化。
中国中铁打造世界级标杆项目
“上海崇太长江隧道项目”——由中铁隧道局集团承建的沪渝蓉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
该项目起于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浮桥镇七丫村,穿越长江后,止于上海市崇明区。隧道全长14.25公里,是中国高铁隧道独头掘进距离最长(11.325千米)、盾构直径最大(15.4米)、过江速度最高(时速350公里)、长江水下最深(89米)的世界级高铁越江隧道工程。
在崇太长江隧道的建设中,中铁隧道局集团以“打造世界级标杆项目”为目标,全力推广运用智能建造,通过推行智慧工地、精智管控、数智调度、智能生产、智能掘进等方式实现了项目建设智能化、自动化、少人化。

通过自动化和智能设备的使用,实现了海量无感采集的物联网数据作为数据底座,以数据实时监控及预警为抓手,将人作为系统控制与驱动的元素纳入生产流程,集成人、机、料、法、环全要素。
据介绍,中铁隧道局集团是世界500强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的骨干成员企业,前身为国务院1978年10月批准成立的铁道部隧道工程局。该公司具有铁路、公路、市政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铁道、公路、市政行业甲级设计资质,甲级测绘资质,甲级全断面隧道掘进设备监理资质,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检测资质等;拥有隧道掘进机及智能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技术中心、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状态监测与评估中心等,是一支专注于隧道和地下工程施工的国家队。
此外,中铁工业承建的浙江天台抽水蓄能TBM施工项目进展顺利。
中铁工业是中国中铁旗下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A股主板市场主营轨道交通及地下掘进高端装备的上市公司,中铁工业在隧道掘进设备领域具有极强的研发建造和服务能力。其业务范围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隧道掘进设备、铁路道岔、钢桥梁等。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上层、引水下平洞排水廊道、中层、下层及汇水廊道均采用TBM掘进施工作业,总长度2859m,TBM设备掘进到指定位置后进行集水井拆机;排水廊道开挖直经3.53m,最大纵坡约为5%,最小转弯半径30米,对地下掘进装备的性能和地质适应性要求较高,中铁工业为满足项目需求,针对该项目采用“天台号”TBM,该设备克服“无导洞始发”“长距离后退”“半断面偏载掘进”等核心施工难题,在项目取得了良好应用。
作为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和浙江省“十四五”期间规划的重大建设项目,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是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建设“重要窗口”的重大项目,电站的建设也推动了清洁能源的发展。
建成后,电站将主要承担浙江电网的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储能及紧急事故备用等任务,为华东电网提供灵活调度能力。同时节省电力系统的燃煤消耗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行远自迩-中国产业升级启示录》专题由梅赛德斯-奔驰S级轿车特约呈现
央企ESG评级分数中枢呈现逐年提升趋势。
2025东湖论坛打造科研成果和创新观点“首发站”
“鲑鱼之国”超越国界,由鲑鱼而非人类的地理位置来定义,它的范围从阿拉斯加一直延伸到加利福尼亚北部的太平洋沿岸,再到上游数百英里的内陆鱼类产卵地。
“十四五”期间,全国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2024年度全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13.27亿人。
截至2025年5月,中证长三角绿色产业50指数样本企业中有24家企业的中证ESG评级在A级及以上,占比达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