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债务限额规模
我国对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实行限额管理,地方政府举债不得突破批准的限额。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分配采用“财政部-省-市”逐级下达的方式,新增限额的规模由各地区债务风险、财力状况和重大项目融资需求等决定。
截至2022年,天津市专项债务限额约为6884亿元,位列全国第15;专项债务限额与地区GDP之比为42.21%,位列全国第1。
天津市各市辖区的限额分配情况如下图1所示。从绝对规模来看,滨海新区分配到的债务限额规模最高,为1605亿元,而和平区最低,为19亿元。从相对规模来看,津南区债务限额与地区GDP之比最高,为100.60%,和平区最低,为2.78%。
财力状况
政府性基金收入,特别是土地出让收入是专项债券重要的偿债来源。2015~2022年天津市政府性基金收入与专项债务限额之比从50.47%下降至6.15%,同期全国这一比值从69.62%下降至35.69%。
2022年天津市各市辖区的情况如下图2所示,北辰区政府性基金收入与专项债务限额之比最低,为1.18%,而和平区最高,为32.35%。
重大项目融资需求
重大项目融资需求是决定专项债务限额配置的重要因素。根据财政部的规定,重大项目支出主要根据各地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棚户区改造等重点方向的融资需求测算。
2019~2022年天津市重大项目支出与专项债务限额之比从8.72%下降到2.88%,同期全国这一比值从7.18%下降到3.73%。
2022年天津市各市辖区的情况如下图3所示,津南区重大项目支出占专项债务限额的比重最高,为7.46%,而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红桥区和南开区最低,当年未有专项债券资金用于上述重点方向。
同济大学钟宁桦教授团队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形势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控的目标、难点与实现路径研究”,陆续推出系列地方债解读分析。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宁桦解债”。
10月份或是观察财政增量政策的重要窗口。
局部地区存在风险隐患,实现融资收益平衡的专项债项目越来越少。
地方借的5.4万亿元资金,四成多用于偿还旧债,剩下的主要用于重大项目建设
财政部要求下一步加大财政政策实施力度,具体包括加力支持“两新”工作,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等。
庞大的专项债资金成为审计重点,部分专项债项目“借、用、管、还”四个环节存在问题,且不少相互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