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四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精神,加强光伏行业规范管理,引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按照有关工作部署,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指导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深入开展行业自律工作,制定《光伏组件功率规范诚信标定和溯源自律公约》(简称《自律公约》),并于11月21日组织光伏领域相关企事业单位正式发布。
《自律公约》瞄准确保光伏组件功率准确溯源、减小功率标定偏差、减少光伏产品以次充好等目标,引导各方缓解国内外贸易过程中对组件功率数据的分歧,积极促进光伏市场可持续发展,在光伏组件功率标定、传递和溯源等方面,对光伏组件制造企业、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计量机构提出了自律性要求和倡议。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世江表示,《自律公约》的发布和签署,将通过凝聚行业共识有效规范光伏组件功率标定和溯源工作,行业协会将组织业内企业自觉履行《自律公约》要求,共同营造更加健康、有序的光伏行业发展环境。
目前,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已组织40余家光伏企事业单位签署了《自律公约》,涵盖国内骨干光伏组件企业、第三方检测机构、认证计量机构等多个环节,后续还将组织更多单位参与签约。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将加强光伏行业运行监测和规范管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等深入实施《自律公约》,开展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等工作,加快推动我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14家光伏企业召开了光伏行业制造业企业座谈会,称将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
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往年光伏玻璃企业的库存在20天以内,眼下企业相对健康的库存天数在25天左右。
光伏行业仍需警惕新一轮技术外溢造成的技术贬值和过度投资、警惕光伏低价的内卷模式被“复制”到储能行业、警惕产能出清“前夜”的虚假繁荣。
谈及当下光伏行业供需失衡的痛点,朱共山建议政企联动促出清,严控新增产能的同时,避免不合理的地方保护行为。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认为,只有全行业的大整合才能解决行业“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