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近日在深圳召开。21日新闻发布会的信息表明,近年来,人力资源服务业呈现高速扩张趋势。
去年,我国共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6.3万家、实现营业收入2.5万亿元,较2019年分别增长59.1%、27.6%,较10年前分别增长2.2倍、4.4倍。
人力和社会保障部相关人士日前表示,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行业规模稳步壮大、服务水平日益提高、产业环境持续优化、市场治理包容审慎,促进人力资源质量和利用效率逐步提升,人力资源红利得到充分开发和释放。
这一产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人力资源服务业愈来愈关系众多群体。
现在这一产业有了2.5万亿元的年营业收入,在一定时期内还有不小的增长空间。
面对这一巨大的市场空间,首先要明确方向,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
去年年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决定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下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中明确,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以产业引导、政策扶持和环境营造为重点,深化人力资源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市场化就业和人才服务力量,加快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水平。
强化政策支持,创新供给方式,在人力资源服务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加快构建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更大激发市场活力。
其次,是要让市场机制和市场化主体进一步发挥作用。
当前,我国已有的6.3万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大部分是民营资本主导,也可以说,是民营资本促进了这一产业的发展。
当前产业资本、互联网资本纷纷进入这一领域,一些知名企业以全资或控股等方式成立人力资源服务公司,跨界融合趋势明显。这是一个好现象,也是市场化方向的重要体现。
这一产业也面临着整合和进一步做大的过程。上述“行动计划”中明确,到2025年,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将培育形成50家左右龙头企业和100家左右“专精特新”企业。这都离不开市场化运作的过程。
政策支持具有优势地位的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联盟、融资等方式,调整优化市场结构,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集中度,形成更多“龙头企业”,同时也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不断涌现。
其三,是相关市场主体要以更广视野来拓展产业。
比如说,今后要围绕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聚焦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规划建设一批专业性行业性国家级人才市场。这是将来的大局,也是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上述“行动计划”中要求,今后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人力资源市场优势,积极引进我国市场急需的海外优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项目和技术,这就是更宽阔视野。
总之,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在当前面临着很大的发展机会,其对直接服务亿万劳动者和广大用人单位,以更多市场手段和视野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在提高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效能、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而其中重要的是以更多市场手段和宽阔视野来促进这一产业的发展。
非理性竞争毁掉一个企业、毁掉一个产业,可能一夜之间。
费率改革对公募基金行业的影响,显然不仅是降低投资者投资成本,更深层次的影响是引导市场各方走出规模导向,更加注重专业导向和有效回报。
货币支持政策要更加瞄准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包括消费领域的市场主体生存、发展基础强化,以及消费者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持续性等。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各自有自身优势,具有交融互鉴的广阔空间。
中小经营者尤其是小经营者更加处于弱势地位,缺少话语权。但没有这个群体的参与,平台经济也会失去重要的支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