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2023年第一财经资本年会召开,第一财经年度十大热词同时揭晓。协鑫能科(002015.SZ)助理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杨而立在论坛上揭晓年度热词之一——“AI”,并发表了以“产业智能化新里程”为题的演讲。
人工智能不仅是当代科学技术中最为活跃且充满想象的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其他技术加速发展的巨大力量。面对扑面而来的人工智能新浪潮,如何走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之路?
“既要大力培育能源数字化智能化新模式、新业态,又要加快传统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更要促进能源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变革,构建新型能源企业。”杨而立表示,不然,我们将难以肩负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使命担当。
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力争从能源大国向能源强国转变,数字技术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016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印发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指出,要全面建设”互联网+“智慧能源,推进能源生产智能化,建设分布式网络,发展基于能源互联网的新业态;要大力发展智慧能源技术,推动互联网与分布式能源技术、先进电网技术、储能技术深度融合。
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助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是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高传统能源安全绿色水平、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能源产业高效利用也需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化技术在煤炭、油气产供储销体系全链条和各环节的覆盖应用,提高行业整体能效、安全生产和绿色低碳水平。
新能源领域,2022年,非化石能源在新增发电装机中的占比超七成,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合计为1.25亿千瓦,连续三年突破1亿千瓦。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解决新能源发电间歇性、波动性的有效手段,而智能化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基础保障。
长期深耕能源领域、且不断向数字化深化转型的协鑫集团,对于数字化智能化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杨而立表示,一是未来所有的企业都要建立在数字的土壤上;二是“三模一数”(模式、模型、模块和数字化)是实体企业数字化变革的关键,“2023年是数智协鑫的元年,同时是‘三模一数’的元年”;三是数字是企业最大的资产;四是数字能源与数字经济同频共振的时代已经到来。
作为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先行者,协鑫集团正在通过“科技驱动、数字赋能,上云驭智”,完成从能源产业化、产业低碳化,再到能源数字化的升级再造。
2025年金标大众从品类、产品、技术等方面全面进化
比亚迪拟投入智能化1000亿元,旗下仰望推新款SUV
百货零售企业2024年业绩出现分化,新世界、百联股份实现业绩翻倍,国芳集团业绩下滑超60%。
近年来,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风云变幻,从“价格比拼”到“智驾角逐”,竞争维度不断升级。事实上,汽车行业真正的进步,绝不是以牺牲品质为代价的恶性竞争,而应是凭借深厚的技术沉淀,为用户兑现长期价值,打造真正高品质、高安全、高价值的出行产品。广汽本田深谙此道,以全新纯电车型P7为载体,坚守“大厂品质”初心,直面行业“多重繁杂的内卷”现象,将那些看似难以察觉却关乎用户切身利益的高成本投入,转化为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产品,为用户重新定义高价值安全出行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