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其实对于ESG来说,是山重水复的一年。”第一财经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旭峰在12月15日举行的2023第一财经·善商业论坛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颁奖盛典上表示,今年以来,新版GRI通用标准正式生效、欧盟通过ESRS,以及ISSB正式发布两项关于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ESG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纪元。
这也意味着,ESG的全球考纲发生了重要变化,这将会带来哪些影响?
ESG最早是基于伦理或者道德产生的一系列投资策略和行为,2004年以后,ESG投资逐渐成型,截至目前开始分化,近两年渐渐趋向于对气候投资的维度。
周旭峰表示,企业需要明确的是,当你在聊ESG的时候,本质在聊什么,“从我们观察的维度来看,实际上,你要了解到是,ESG是从投资工具开始,由于投资策略对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产生了大量的评级系统,又因评级系统推动企业进行ESG实践。因此,我们要非常清楚了解,在聊ESG的时候,你站在哪个区位,以及你到底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是什么。”
他详细阐释了面对ESG,有三个需要突围的方面。
首先,企业、ESG投资人、ESG三者的关系。从理论上而言,这三者应有着和谐共处、互相促进的良好框架。“我们通常会推动企业把社会责任和核心业务进行整合,获得长期的财务效益的回报。同时,投资人觉得ESG会带来更高的知情度,实现更好的风险管理和投资决策,这完全是一件天作之合的美事。”
但事实上,这件事情非常难。他表示,仅以目前ESG对企业诉求来说,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管理框架的体系,并不是企业简单有了一批数据可以披露,或者说企业有了这样的管理意识就可以很好地把ESG投射到企业上。
周旭峰分析称,短期内,企业可以根据需求对自身数据进行改善,但是从长远来看,要真正实现ESG的价值,需要把ESG结合到企业的战略层面,需要经历计划、执行、检查、改善并且不断地循环,才能够达到理想状态。
而这实际上,是对企业高管尤其是领导者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未来的企业领导者应该要具备各方面素质,重塑领导力,才能真正把ESG变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他表示,这需要企业家首先要有多层次的系统思维,对于所处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更深刻的理解,融入到利益相关者的框架之中,参与到积极的决策当中,并且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享。
“如果还是传统的思维,对于广泛的利益相关方,如何去做价值的共创?这实际上还是茫然无知的,还是身在此山当中,看不清未来的方向。对于未来的可持续领导者,还需要的是颠覆式创新的要求,要有足够的勇气去挑战原有的管理方法,要学会去质疑现有管理模式的合理性,才能出现突破性的创新,找到好的解决方案。”他说。
ESG作为一种有效的可持续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度过目前的转型期。“我们需要明白,谈到ESG,表面上我们可能是在谈企业的经济责任、劳工责任、社会责任,但从更深层次来看,我们是在谈意愿,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意愿,是对于建立循环经济、包容性社会的坚持,而站在更高的层级,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周旭峰表示。
其次,ESG本身也面临非常多的挑战。今年以来,GRI、欧盟以及ISSB三个对于ESG披露准则的变化。实际上,包括这三个最主要准则在内的ESG标准,自身也分为两个流派,朝着两条道路推进,一个叫做单一实质性,另一个叫做双重实质性。
周旭峰表示,从披露事项最后产生的结果来说,如果是单一实质性,明确是围绕企业治理、战略风险管理的指标和目标进行披露,以及对企业进行改善;但是双重实质性的话,会对一般标准和详细标准作更详尽的披露。这就意味着,未来实际上会在这样一个分化当中产生更多的协作,也有可能是更多的分歧。
此外,他表示,目前国内ESG在参与度方面还不够广泛,期待有更多的利益相关方加入到ESG的推进过程中来。
自2004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首次提出ESG概念,发展至今近20年。第一财经在即将来到的2024年,将根据对市场与行业的观察特别策划重磅系列《ESG在中国》,讲述中国企业的ESG故事,以商业实践与战略探索,打造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风向标”。
周旭峰介绍称,在2024年,第一财经将开启ESG20周年的系列活动,和全球ESG重要的伙伴,尤其是在ESG推动上有着里程碑意义的机构,我们会通过和他们对话,采集他们在ESG领域的经验和独特的贡献,了解未来的ESG走向和可能的发展趋势。
同时,第一财经将在明年正式搭建全球可持续对话和合作的平台,“对于ESG,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一个对话,推动市场关注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实现人类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也是ESG在中国化现代化建设当中的一个新的内涵。”周旭峰表示,通过ESG,希望能够实现中国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的制度,发挥ESG在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中的作用,推动国内的商业高质量发展。
晨光相信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创造可以相辅相成,可持续发展始终是企业长期价值的战略锚点。
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洪灏指出市场波动主因是单边主义行径,中国已通过贸易结构调整增强应对能力,长期看全球贸易格局将趋向三极化。
新关税措施导致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市场预期股市将部分反弹,但标普500指数目标价下调,债券和黄金上涨,美元走软,投资者应采取管理波动性、利用波动性和寻求波动以外机会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