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宇:转型中资本市场的逻辑

第一财经 2024-01-16 12:01:52 听新闻

作者:邵宇    责编:任绍敏

买企业就是赌国运。

经济学家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是,你是乐观还是悲观?做一个简单的判断,首先应该要客观。

从资本面讲,消费升级不太明显,消费分级比较明显。最近有很多很热门的消费事件,比如南方小土豆去哈尔滨、淄博烧烤、香港人北上深圳逛商超、金融界狂爱的掼蛋,本质逻辑是一回事,主打性价比。

出口从两个角度看:全球供应链调整,墨西哥成为最大的对美出口国;中国企业家走出去,可能去日本、中东、东南亚,包括“一带一路”已经在调整整个供应链。

地产,高峰时一年卖16亿平方米,2016年左右中国人口达到了出生高峰的1600万,2023年回撤到9亿~10亿平方米,目前库存56亿平方米。这对经济是个非常明显的下拉作用,我们要在未来几年找到平稳着陆的方式,毕竟城市化没有结束。我们需要用新的动能置换地产,但这肯定需要时间。

我们用什么样的政策保持相对平稳的过渡,以及为未来增长留出空间非常重要。每一次政策都是想熨平经济周期,但没有那么容易。每次大幅度政策的释放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后遗症。大家期待大招像火箭筒一样提振市场信心。有人举例,美国2008年一次、疫情一次都非常神奇地复苏了,日本也在不断这样做,但日本失去了30年。问题是一个政策是不是有一定前提的条件:极强的货币霸权;或者有容量有弹性的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如果这两个条件不足够强,恐怕积累的风险会更加明显。

我能理解政策一定是在边际上做一些增量,在释放大幅度财政和货币刺激时比较谨慎。什么叫转型,把房地产相关的30%的GDP变成新兴产业的15%,未来会更多这样的产出过程。

每次产业革命都是由四个相互加强的部分来不断构成的,分别是动力源头,先行先试者,新一代的基础设施,以及整个行业全方位的赋能。每一个环节都会出现万亿市值的超级公司,金融的使命就是找到这些公司,并且源源不断地供应金融资源,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从科技、产业到金融,可以说是一个聚变反应。

资本市场在其中扮演了关键的枢纽作用。我们是上了非常多的公司,融资方面非常强烈。我们的目标是要把钱给这样一些公司,让他们成为非常成功的科技类公司。对标全球,美国纳斯达克公司某种意义上代表人类科技之光,三项核心科技,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相关的都是超级市值公司。我们希望中国房地产热度慢慢下降的过程中,唤醒这次伟大的从产业到科技到金融的革命。换句话说,如果有这样的公司出现,中国转型就成功了。

买企业就是赌国运。过去40年,全球科技、地缘政治风云变幻,能够引领经济转型以及让投资者获得回报的企业始终在变化,没有人能够当常胜将军。

1990年日本经济高峰时,全球最大市值公司是日本的商业银行。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新一代基础设施的公司,做芯片、路由器、交换机的成为这10年的赢家。2008年次贷危机,2009年中国出动4万亿财政刺激、10万亿的信贷投放,再加上美国的量化宽松,大宗商品猛涨,同时宇宙行业横空出世。2019~2021年的高科技公司,都基于过去10年一个爆款商品iPhone。

未来10年中国在转型过程中,是不是应该有可以选择的投资标的?

我们有两个关键指数,一个是创业版50,有很多新能源公司。科创板有很多芯片设计以及人工智能公司。未来的动力源只可能在这三条赛道出现: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工程。如果中国转型成功,我们将看到这两个指数会茁壮成长。这其实是我们整个资本市场应该做的一个事情,能不能把这样一些公司挑出来并且做大,一方面把钱给这些优质的科技公司,另一方面优质的科技公司在不断的市值增长中让我们得到相应的回报,形成真正意义的闭环。

另外我们需要加强优胜劣汰,强力退市的机制能够使得资源不断优化,这应当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制度的考量。

同时我们注意到一件事情,我们的目标是能够产出伟大的公司,但现在民营科技公司的标杆公司华为没有上市。假设华为能够上市,它有点像特斯拉+英伟达+苹果,你又可以有投资标的,整个市值也能平稳上升,并且大家能得到可观的回报。

我们要完成这个调整目标的方向非常清晰,我们要对这样一个方向不断把握与优化,就一定能够获得梦想中的资本市场。

(作者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有删节。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