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年多来,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功能不断巩固提升。根据三省一市政府工作报告披露的数据,2023年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的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大关,对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018年以来,长三角GDP占全国的比重始终保持在24%左右,呈稳定发展态势。三省一市以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
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GDP达4.72万亿元,江苏GDP达12.82万亿元,浙江GDP达8.26万亿元,安徽GDP达4.71万亿元,区域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大关。
不仅经济总量实现突破,长三角区域在加快创新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方面取得的进展也可圈可点:2023年上海有58个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C919国产大型客机、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实现商业运营;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达91.9,位居全国第一;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量86.8万辆,同比增长60.5%。
围绕研发中心“动力源”,完善区域功能配套,推动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高效流动组合,为产业链催生更多创新企业。
企业通过融资租赁公司租设备(比如生产线、机床等),政府直接补贴年化利率2%的利息。同一企业还可以同时享受制造业贷款贴息和融资租赁贴息。
以更大力度推进新城功能导入,持续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打造便利舒适的高品质生活,吸引更多人才在新城安家落户、创新创业。
点击查看长三角一周新政策、新动向
点击查看长三角一周新政策、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