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合汽车陷入停工停产的风波之后,2月22日,高合汽车创始人丁磊出现在公司上海总部,并对近期的一系列事件、公司未来走向等作出了回顾和解释。在内部会议中,丁磊向员工道歉,称老一套的经营策略打不过互联网。同时,他也坦承,现在各方的压力很大,矛盾在这个时间点上集中地爆发出来,“接下去的3个月,高合汽车会很艰难,我几乎24小时没有睡觉。”
丁磊表示,过去几个月一直是低谷,但他想要用传统公司的组织策略来应对这场危机,但这是一个大问题;目前高合汽车将组织特别工作小组,在3个月内拼尽一切努力,把公司救活,“如果救不活,那也认命了,最后一把拼搏。 ”
(第一财经记者任玉明摄)
高合汽车经营困境的背后,是长期的销量不佳。高合汽车的运营主体华人运通成立于2017年,此后陆续推出了3款车型,这三款车定位均不低,最高价定到了80万元,最低也要33.9万元起售。
公开数据显示,2021和2022年,高合汽车年累计销量分别仅为4237辆和4349辆。2023年,随着更低价车型HiPhiY的上市,高合汽车销量有所回升,为8681辆,但这样的销量显然无法支撑整个企业的可持续经营。
在丁磊发声同日,高合汽车发布公告称,面对内外重重压力和挑战,自2月19日起公司日常运营作出较大调整,目前正全力采取各种纾困举措。在此期间,高合HiPhi官方会将用户的服务运营、车辆的售后维保等相关工作,作为最高优先事项竭力保障。在售后服务方面,高合汽车则将联合江苏悦达集团旗下盐城悦达智创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一起进行保障。
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但竞争激烈下不断洗牌。2014年前后,造车新势力开始兴起,随后资本加持,造车企业的数量逐步增多,新能源汽车的产能不断增加。
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包括威马、天际、奇点、爱驰等已经宣告破产或陷入经营危机的15家造车新势力,总计规划整车总年产能超1000万辆,产能总规划投资超6000亿元,其中,预估已落地的年产能高达近380万辆。这些汽车公司已公开的累计融资金额超1000亿元。
不过随着近几年竞争加剧,一大批造车新势力先后倒下,资本市场也开始趋于理性。2023年,高合汽车曾宣布和沙特投资部、上海联和力世纪有限公司等主体的多个投资协议,但时至今日高合汽车并未披露相关合作的具体进展。
丁磊在内部会上表示,公司宣布停工停产之后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注,已经有很多公司对高合汽车感兴趣,收购或者投资。
理想汽车CEO李想在社交平台上评论称,国家应该建立和引导汽车企业的合并与收购体系,包括资质相关的问题。
“接下来会有不少新品牌会遇到经营和资金的问题,虽然都是合理市场竞争的结果。经营不善而并购产生的社会损失是10的话,经营不善倒闭的社会损失则是100。美国三大(车企)当年也是上百家车企激烈竞争、合并的产物。”李想表示。
多年来,大会通过“1个论坛活动+10项重点工作”的模式,以对话交流促进共商,以务实合作推动共享,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三季度在资金面宽松延续、央行流动性管理预期以及潜在降息空间的共同支撑下,做多胜率相对较高。
国务院明确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报送主体、报告要求、报送内容、免予报送情形等内容,绝大多数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税负不变。
在AI浪潮下,扫地机器人有望成为具身智能的家庭入口,因此企业一边要抢份额,另一边要为新一轮竞争“储备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