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GDP目标设定在5.0%左右的概率较大——2024年两会的六大关注点(上)

2024-02-29 17:42:55 听新闻

作者:解运亮    责编:蔡嘉诚

根据各省政府工作报告,新能源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以及文旅、“国潮”等消费新业态可能是重点方向。

作者解运亮,信达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肖张羽,信达证券宏观分析师

 

核心观点

经济增长目标如何设定?2024年各省GDP增速目标的加权平均数为5.4%。2019至2023年,全国GDP增速目标低于地方GDP增速目标平均值0.3-0.8个百分点,据此我们推断2024年中央GDP目标设定在5.0%左右的概率较大。将2024年经济增速目标设定在5%,短期能够稳定微观主体的信心,长期而言有助于在2035年更顺利地实现远景目标。

财政政策如何发力?财政政策适度加力,预计2024年年初预算赤字设定在3%左右,另外安排1万亿不计入赤字的特别国债,实际资金支持力度保持在比2023不减的水平;新增专项债规模为3.8-4万亿元之间。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目前我国财政政策仍有较大的空间,尤其是中央杠杆率不高,中央加杠杆空间大。

货币政策如何定调?当前我国通胀水平较低,低通胀导致实际利率偏高,货币政策存在放松空间。货币政策基调预计延续“灵活适度,精准有效”,重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率。结构上,“五篇大文章”或将成为货币政策的重要方向。

促消费、稳就业有什么抓手?在高基数下,消费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大概率减弱,可以看到2024年各省加权平均的社零目标增速普遍下调。2024年加权平均目标增速6.4%左右,较2023年的7.1%下调0.7个百分点。根据各省政府工作报告,新能源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以及文旅、“国潮”等消费新业态可能是重点方向。我们预计2024年全年就业目标基本与2023年持平,青年人就业难的问题仍待破解,或需要关注青年人就业偏好的变化。

如何化解房地产风险?2023年下半年以来地产政策放松提速,但对房地产市场的提振效果有限。两会有望对“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做出更明确的部署。“三大工程”短期有助于缓解房地产的下行态势,长期是构建房地产新模式的着力点。

如何布局高质量发展?自2023年9月在黑龙江首提“新质生产力”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已多次提及。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具体而言,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培育未来产业为重点。在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各省的新质生产力计划旨在通过传统产业升级、数字化转型、未来产业布局等措施,提高地区的经济。

风险因素:政策落地效果及后续增量政策出台进展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加大;房地产市场波动超预期。

正文

一、经济增长目标如何设定?

2024年目标增速来看,各省GDP加权平均目标增速为5.4%1月开始,31个省的两会陆续召开,截至2月初各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已全部披露。根据各省份近年GDP规模占比进行加权,2024年加权平均增速为5.4%,较 2023年降低0.2个百分点。2019至2023年,全国GDP增速目标低于地方GDP增速目标平均值0.3-0.8个百分点,据此我们推断2024年中央GDP目标设定在5.0%左右的概率较大。

大部分省份的GDP目标增速位于5%6%之间。全国31个省份中有27个省份目标增速位于5%至6%之间,其中北京、上海、江苏、山东、广东等主要省市的目标增速均为5%。目标高于 6%的省份有海南、西藏、新疆,分别为 8%、8%、6.5%,2023年三个省份的实际增速分别为9.2%、12.0%、6.8%。天津的目标为4.5%,是唯一一个目标低于5%的省份,2023年天津基础设施投资下降8.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42.1%,经济动能在全国范围内相对偏弱。

2024年全年目标定在5%,也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速进一步向潜在增速水平回归。2023年全年经济增速为5.2%,两年平均在4.1%左右。从潜在增速的角度,根据陈彦斌等在《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指数与宏观政策评价报告2024》中的测算,2023年前三季度的产出缺口为-1.2%(为剔除基数影响,以两年平均增速测算),产出缺口依然为负,表明总需求仍然有所不足。2035年实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需要2020—2035年的平均经济增速达到4.83%。将2024年经济增速目标设定在5%,短期能够稳定微观主体的信心,长期而言有助于在2035年更顺利地实现远景目标。

二、财政政策如何发力?

财政政策适度加力,预计2023年赤字率安排3.0%,新增专项债限额在3.8-4万亿。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目前我国财政政策仍有较大的空间,尤其是中央杠杆率不高,中央加杠杆空间大。2023年10月下旬增发一万亿元国债,将赤字率提升至 3.8%,进一步释放中央财政发力的积极信号。截至2月初,万亿元增发国债项目全部下达完毕,按照要求,国债资金支持项目需要明年6月底前开工建设,万亿国债资金需在2024年年底前使用完成。我们预计2024年上半年万亿国债带来实物工作量将逐步落地。我们判断,2024年年初预算赤字设定在3%左右,另外安排1万亿不计入赤字的特别国债,实际资金支持力度保持在比2023不减的水平;新增专项债规模为3.8-4万亿元之间。

2024年各省加权平均的固投目标增速明显回落。近两年均公布了固投目标增速的共22个省份,2024年加权平均的固投目标增速6.1%左右,较2023年的固投目标增速8.1%,回落2.0个百分点。在加大力度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背景下,地方对于投资增速的设定更趋谨慎,债务压力较大的省份例如广西、江西、重庆等,固投目标增速较低,且较2023年下调幅度较大。22个省份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下调的省份有17个,内蒙古和山西分别上调目标5个和3个百分点。

从财政收入目标的角度,公布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的省份中,超过半数2024年目标低于2023年。将2024年增速目标与 2023年对比,21个公布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的省份中有11个省份下调目标增速, 6个省份2024年目标增速与2023年目标持平。下调公共预算收入目标反映地方政府对经济的乐观程度可能弱于2023年,另外或是为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留出空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4年积极财政政策时,提出要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减税降费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费用支出,比如2022年,受益于四万亿减税降费,工业企业费用率全年都处于历史较低水平。2024 年减税降费侧重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等领域,力度大概率小于2022年,但仍能起到减少企业费用的作用。

三、货币政策如何定调?

1月信贷数据开门红,背后是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呵护。2024年1月份社融增量为6.5 万亿元,在2023年同期高基数的基础上多增5044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4.9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00亿元。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3.33万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6272亿元,同比多增4041亿元;新增票据同比多减5605亿元,体现出信贷“开门红”成色较好。

当前我国通胀水平较低,低通胀导致实际利率偏高,货币政策存在放松空间。客观上,虽然2023年名义利率处于历史较低位置,但减去通胀的实际利率其实并不低。使用金融机构一般贷款利率减通胀(0.4*PPI+0.6*CPI)计算得到的实际利率处于2017年以来的高位,接近2013-2014年水平。由此可见,实体经济实际上面对着较高的融资成本。2月21日5年期LPR调降25bps,是LPR报价机制调整以来最大单次降息幅度,央行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的意愿较强,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振投资意愿,也能够对稳定房地产预期起到积极的作用。

货币政策基调预计延续灵活适度,精准有效,重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率。2023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目前物价水平较低背后反映的是经济有效需求不足、总供求恢复不同”。为了应对经济的下行压力,货币政策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2023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一中,央行提出了信贷“高质量投放”的要求,同时强调“盘活低效存量金融资源”,反映出货币政策重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汇率对货币宽松的掣肘弱于2023年,但仍是央行的重要关注点。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汇率的表述为,综合施策、稳定预期,防范汇率超调风险,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强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伴随2024年美联储紧缩政策大概率转向和国内基本面回升,人民币的贬值压力或相对缓解,但央行对汇率关注度依然较高。2024年开年以来,由于美国经济数据持续强劲,美联储的降息预期不断弱化,截至2月26日,市场预期美联储最早于2024年6月开启降息,全年降息3次。在美联储开启降息之后,我国货币政策宽松的阻力可能会进一步缓解。

结构上,五篇大文章或将成为货币政策的重要方向。2023年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并明确“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在1月24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设立信贷市场司,重点做好五篇大文章相关工作。我们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出台,提高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实现融资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点击阅读>>2024年两会的六大关注点(下)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