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缩小地区差距新抓手,多地争建“国家战略腹地”

第一财经 2024-03-07 14:30:05 听新闻

作者:周芳 ▪ 王嘉祺    责编:胥会云

以“在中西部重要城市布局重大科学装置、颠覆性技术项目及未来产业”为抓手,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提高我国产业链安全性与韧性。

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再提“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引发区域经济专家、中西部地区代表委员的热议。

“战略腹地”在哪建

2021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九篇(“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第三十章(“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第一节(“完善和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中提到,顺应空间结构变化趋势,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加强空间发展统筹协调,保障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落地实施。

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部分再次强调:“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

2024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制定主体功能区优化实施规划,完善配套政策。”

“可见,‘战略腹地’的概念并不是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既有方针推倒重来,而是一以贯之、逐步明晰地在优化布局全国主体功能区,确保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化落地和精准落地。”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吴传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秦尊文表示,腹地是相对于前沿地区而言,是为前沿地区提供强大支撑的后方地区,“比如航运业中的前沿地区上海港,其货物主要来自于长江中上游地区,那么这些地区就是上海港的腹地”。

但是,“不是所有的腹地,也不是所有的中西部城市都称得上‘战略腹地’。”吴传清认为,具有以下特征的城市“更有希望”,包括入围了19个国家级城市群的内陆地区,可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内陆地区,可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能源资源需求的内陆地区,以及可以满足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数字基础设施需求的内陆地区。

“从以上标准特征来看,重庆、成都、武汉、西安、郑州等中西部经济发展优势地区显然称得上战略腹地,同时有着重要能源资源的中西部三四线城市也算战略腹地,东数西算工程的“西算”节点城市同样可以视为战略腹地,从粮食安全角度来看,新疆也是重要的战略腹地。”吴传清说。

今年年初国务院关于《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已明确提出:四川省地处长江上游、西南内陆,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是支撑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地区。

2023年11月28日,首发列车C6008次列车行驶在川青铁路上,该段与成万高速并行、与成都都市圈环线高速交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图

发力战略腹地经济

如何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

秦尊文说,要致富先修路,战略腹地建设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让“铁公基”建设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提高中西部地区的通达性。

全国人大代表,中铁二院副总工程师喻渝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优化铁路交通布局服务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四川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腹地,仍存在省内铁路网覆盖不充分、对外客运通道运输能力不足等问题。喻渝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在制定下一阶段国家铁路网规划过程中,推动四川铁路“强网补链”的需求,统筹沿线产业及民生发展、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及站区开发等,充分发挥铁路工程建设的外溢效应,实现铁路建设与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效益最大化。

全国人大代表,人福医药董事长李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今年,湖北代表团联名提出关于推进布局建设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议。这与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不谋而合。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增强、增长、增厚产业链,创建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利于提高武汉市的整体科研水平,进一步释放湖北省科技创新潜能,形成支撑中部地区崛起的科技创新支点,增强创新能级,促进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

安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区域研究室主任林斐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产业布局与产业分工的角度来看,我国现阶段的重点是要解决产业链安全问题,降低断链、掉链的风险,“我们的产业如果不能实现梯度转移,不能通过科技创新发展高端产业,那么将面临大量产业链转向东南亚,或者向欧美回归的风险”,因此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以“在中西部重要城市布局重大科学装置、颠覆性技术项目及未来产业”为抓手,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也是提高我国产业链安全性与韧性的重要举措。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曹清尧建议,把重庆建设成为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地,进一步加大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布局更多高能级产业,为新时代国家高质量发展和安全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青海省委会主委王昆介绍,以成渝经济圈、关中-天水经济区、兰西格经济区(兰州、西宁、格尔木)为三点构成的“西三角”,位于我国腹地,是连接东中部和新疆、西藏的重要地区,也是“一带一路”和南向通道的关键节点。他建议将“西三角”战略腹地建设纳入国家规划,强化“西三角”交通物流链接,打造联通中老铁路、中欧班列、长江水运等重要运输线路的综合交通枢纽,并依托丰富的战略性矿产能源资源,着力发展锂电池、光伏风力发电、数据算力中心等“新”产业。

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辽宁大学李安民经济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姚树洁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重要的时间窗口和转折点,过去三年中国人均GDP一直在冲击1.3万美元的水平,这是世界高收入经济体的门槛。我们要跨过这道门槛,不光要靠沿海地区引领发展,更要通过培育内陆地区新的经济增长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释放更多的生产力潜能,撬动整个中西部地区的整体发展,进而缩小城乡差距、缩小地区差距,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