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5港合而为一,四川港口整合更进一步

第一财经 2025-05-15 20:41:43 听新闻

作者:李秀中    责编:计亚

经过5年运作,在今年年初,四川港口整合再进一步,在3港的基础上再将南充港和广安港纳入,公司名称也进行变更。

四川港口整合更进一步,从3港扩容到5港整合。

近日,四川港投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四川港口公司”)正式揭牌,其前身为四川港投川南港务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在后者下辖泸州港、宜宾港、乐山港等3港基础上,扩容南充港和广安港等两港并由此更名。

整合

四川自古以来就是水运大省之一,境内河流多达540余条,流程44000多公里。目前,全省现有通航河流176条,通航湖库147个,通航里程1.05万公里,位居全国第四,西部第一,四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到1892公里。

不过,对标国家综合立体交通极的要求,四川内河水运发展滞后、大而不强,水路货运量仅占全社会货运量的2.95%,较湖北省(全国第6位)低 22.6%、较江西省(全国第9位) 低 3.9%,在综合交通运输中的地位不断弱化,成为建设交通强省的明显短板。

四川此前是按照一市一港的思路,建立了17个港口,规划、建设、运营都由各市州自行完成。其中,地处长江沿岸的泸州港和宜宾港是发展的重点,但是,在运营的过程之中,同质化竞争时有出现,因此,四川省提出整合这些港口。

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宏观组副组长、西南财经大学教授丁任重向第一财经表示,四川的港口整合最早是因为宜宾和泸州之间的竞争,两者同处于长江干线,地理位置相近、产业结构也相似,因此不好调合,最终由四川省出面组建统一的平台进行运营。

不仅如此,丁任重表示,四川水系发达,同时流域经济的提出,各地都很重视水运和港口建设,但是,由于水量减少等因素的影响,省内其他港多处于停航状态,地方上也无能为力,因此,也需要由四川省政府来统筹推动。

2020年5月,四川组建了四川港投川南港务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由此来整合四川港口资源,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注册地为四川省泸州市,注册资本4亿元,总资产近100亿元,下辖泸州港、宜宾港、乐山港等规模以上港口3个。

经过5年的运作,在今年年初,四川港口整合再进一步,在3港的基础上再将南充港和广安港纳入,公司名称也进行变更。其中,南充港最近几年增速惊人,2024年,南充港货物吞吐量突破2.25万吨,同比增长224%。

整合之后指标上升明显。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四川港口公司营业收入达到61.89亿元,同比增长12.24%。同时,港口货物吞吐量等多项业务指标均呈现两位数增长,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实现了泸、宜、乐、南、广五港整合后的首季“开门红”。

具体来看,泸宜乐南广五港共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51.50万吨、同比大幅增长47.56%;集装箱综合吞吐量达8.87万标箱、同比增长30.77%,其中外贸箱量完成2.12万标箱、同比增长11.91%,铁水联运箱量完成7621标箱、同比上升17.64%。此外,到港船舶累计540航次,完成大件吊装230件、总重1.06万吨、同比增长16.08%。

挑战

2023年,四川省印发了《四川省内河水运发展规划(2023~2035年)》(下称《规划》),目标是到2035年,建成5条出川通道,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2160公里,高等级航道对市级行政区的覆盖率达到57%。长江干线常年通行3000吨级以上船舶,金沙江、岷江、嘉陵江、渠江、涪江常年通行1000吨级以上船舶。

另外,千吨级以上泊位达到300个,全省港口吞吐能力超过1.81亿吨,主要港口和地区性重要港口的铁路进港率近80%,高等级公路进港率达到100%。水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占全社会货运量、货物周转量比重分别突破5%、20%。

《规划》提出,构建“两核四翼多点”的现代化港口体系,“两核”为泸州港、宜宾港2个主要港口,“四翼”为乐山港、广安港、南充港、广元港4个地区性重要港口,“多点”为凉山港、遂宁港、达州港、攀枝花港、眉山港、自贡港、内江港、成都港、绵阳港、资阳港、雅安港、巴中港12个一般港口。

不过,要实现这一目标仍然面临挑战。

丁任重认为,现在港口整合只是做到了第一步,就是把体制理顺,后面需要资源整合和分阶段开发。但是,现在各港口基础条件比较差,因此投入特别大。比如,在一些河流需要进行航道整治;另外长江沿线还需要疏浚。

《规划》也称,目前,四川航道通达通畅不足,高等级航道比例较低,里程占比仅为通航总里程的8.1%,约80%国家高等级航道建设尚未达标;“肠梗阻”现象严重,高等级航道碍航闸坝比例达31%,同时存在嘉陵江井口段航道通行能力低及三峡通道能力不足等瓶颈制约。

另外,港口功能尚待完善,全省岸线资源分散,千吨级泊位仅占全省泊位总数的11%;港口功能配置不优,集装箱能力相对过剩,液货、散货能力不足。衍生增值服务相对欠缺;重要港口与后方货源地之间的集疏运通道不完善,与其他运输方式衔接不畅,适水货物公转水推进相对迟缓,铁水联运比例偏低。

为此,《规划》提出,要以千吨级航道为骨干,加快建设横贯东西、连接南北、通江达海的“一横五纵”高等级航道;同时,结合水资源条件和地方发展需求,因地制宜推进地区重要航道和一般航道建设,拓展延伸水运服务范围,改善区域交通和群众出行条件。

上个月四川发布的《2025年水运重点项目推进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提出,目标任务全年完成投资60亿元。重点推进岷江龙溪口、老木孔、东风岩航电枢纽工程等9个续建项目,以及金沙江下游(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四川岸翻坝转运设施、涪江三星船闸工程、金沙江向家坝库区航道建设工程(四川凉山段)、金沙江向家坝库区航道建设工程(四川宜宾段)等4个新开工项目。

另外,《方案》还提出加快前期项目进程。有序推进长江上游水富至宜宾航道整治工程、乐山港罗家坝作业区建设工程、泸州港新街河散货码头项目、自贡市釜溪河水上特色旅游航道建设工程、攀枝花库湖区便民码头建设工程及7个公共锚地建设项目共19个项目前期工作。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